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庆祥专利>正文

一种集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640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配置在挤奶机上,将从奶头吸出来的奶作短暂贮存,随即又输送出去的集奶器,其特征是,它的顶端有一圆孔,底部同时接有一个流进止回阀和一个流出止回阀。该集奶器配置在挤奶机上使用时,集奶器内通过顶端的圆孔与奶杯壁间室和脉动真空发生装置联通,流进止回阀的流进端与奶杯奶头室联通。在吸奶节拍时,集奶器内做抽成真空,流出止回阀关闭,流进止回阀开启,奶被吸进集奶器里,挤压节拍时,集奶器内被充入空气,流进止回阀关闭,流出止回阀开启,奶流出集奶器,进入别的容器里,这种集奶器的特点是体积小,制造成本低,尤其可以把奶直接输送到贮运奶桶里,减少一次奶受污染的机会。(*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集奶器,它是在挤奶机上,将从奶头吸出来的奶作短暂贮存,随即又输送出去的集奶装置。
技术介绍
集奶桶是本技术的已有技术,它是一个容积在25公升左右的桶,配置在挤奶机上,用来贮装挤奶机挤出的奶,这种集奶桶有以下缺点一是体积大,笨重;二是制造成本高;三是它要将奶转倒在贮运奶桶中,增加了一次奶受污染的机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体积小、轻便,制造成本低,还能将奶直接输送到贮运奶桶里的集奶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有一个玻璃制的圆柱形集奶杯,杯的上部有一个有中心圆孔的塞子,塞子的中心圆孔与塞子的锥形凹底面形成倒立漏斗,集奶杯的底部接有一个流进止回阀和一个流出止回阀,集奶杯内还有一个直径略比中心圆孔直径大,密度比奶的密度小的浮球。本技术配置在挤奶机上,集奶杯内通过中心圆孔和导气管与奶杯壁间室和脉动真空发生装置联通,流进止回阀的流进端接上进奶导管与奶杯奶头室联通,流出止回阀的流出端接上出奶导管,出奶导管直接通向贮运奶桶。工作中,在吸奶节拍时,集奶杯内被抽成真空,流出止回阀关闭,流进止回阀开启,奶被吸进集奶杯里;在挤压节拍时,集奶杯内充入空气,流进止回阀关闭,流出止回阀开启,奶顺势流出,顺着出奶导管流进贮运奶桶里。塞子的作用是调节集奶杯内容积,挤多头奶畜时调大些,挤少数奶畜时调小些,以吸奶节拍时盛进奶后还有一点空间为宜。浮球的作用是当不慎将集奶杯的杯内容积调得过小时,奶会将它浮起堵住塞子的中心圆孔,避免奶被吸进奶杯壁间室和脉动真空发生装置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体积很小,轻便,制造成本低,还能将奶直接输送到贮运奶桶里,减少一次奶受污染的机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更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纵剖面构造图。图2是本技术配置在挤奶机上的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在吸奶节拍时的形势图。图4是本技术在挤压节拍时的形势图。图中1.集奶杯,2.塞子,3.流进止回阀,4.流出止回阀,5.浮球,6.中心圆孔。具体实施方式图1所示本技术由集奶杯(1),塞子(2),流进止回阀(3),流出止回阀(4)和浮球(5)组成,塞子(2)有一个中心圆孔(6)与塞子(2)的锥形凹底面形成倒立漏斗,塞子(2)可在集奶杯(1)内上下移动,塞子(2)和集奶杯(1)杯体紧密接触,接触部位不漏气,流进止回阀(3)和流出止回阀(4)接在集奶杯(1)的底部,浮球(5)在集奶杯(1)里,浮球(5)的直径略大于中心圆孔(6)的直径,浮球(5)由密度小于奶的密度的材料制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奶器,其特征是由集奶杯(1)、塞子(2)、流进止回阀(3)、流出止回阀(4)和浮球(5)组成,塞子(2)有一个中心圆孔(6)、集奶杯(1)内通过中心圆孔(6)与奶杯壁间室和脉动真空发生装置联通,流进止回阀(3)和流出止回阀(4)同时接在集奶杯(1)的底部,浮球(5)在集奶杯(1)里。

【技术特征摘要】
①一种集奶器,其特征是由集奶杯(1)、塞子(2)、流进止回阀(3)、流出止回阀(4)和浮球(5)组成,塞子(2)有一个中心圆孔(6)、集奶杯(1)内通过中心圆孔(6)与奶杯壁间室和脉动真空发生装置联通,流进止回阀(3)和流出止回阀(4)同时接在集奶杯(1)的底部,浮球(5)在集奶杯(1)里。②按照权利要求①所述的集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庆祥
申请(专利权)人:李庆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2[中国|贵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