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63869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方法,其包括的步骤如下:(1)先将垃圾渗滤液进行前期处理;(2)在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投加种泥,驯化挂膜;(3)往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中投加营养物质作为共代谢基质,供给微生物进行营养代谢,搅拌均匀后向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中正常引进前期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同时进行曝气;(4)停止曝气后出水。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具有效率高,经济可行,便于工业化的特点。(2)能够稳定运行,并保持出水COD在100mg/L以下,出水水质达到了《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一级排放标准。这套工艺可以取代现行的生物+膜处理工艺,同时解决了膜滤法处理所带来的经济与环境问题。

Method for deep treatment of garbage percolate

A method for the advanced treatment of landfill leachate, which comprises the steps as follows: (1) the first landfill leachate pretreatment; (2) in sequencing batch biofilm reactor adding sludge, biofilm domestication; (3) to the sequencing batch biofilm reactor adding nutrients as the supply of microbial co metabolism substrate, nutrient metabolism, stirring and reaction to the sequencing batch biofilm reactor in the introduction of normal after early treatment of landfill leachate, and aeration; (4) after stopping aeration effluent. The invention has the following advantages: (1)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efficiency, economy, feasibility and industrialization. (2) to maintain stable operation, and the effluent COD in 100mg / L, the effluent water quality reaches the \solid waste landfill pollution control standard\ (GB168892008) an emission standard. The process can replace the existing biological and membrane treatment process, and solve the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caused by membrane filtration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是。
技术介绍
垃圾渗滤液是垃圾在堆放、填埋处理过程中,由于厌氧发酵、有机物分解、雨水冲淋、地下水浸泡等原因产生的。在垃圾填埋场中,有许多物质会进入渗滤液。当水分渗入穿过填埋层时,其中的原有可溶物及生物降解反应产生的可溶物,以及由此引起的化学反应所产生的可溶物均会进入渗滤液中;某些亲水性的毒性有机物会从垃圾的空隙中进入渗滤液;某些重金属在酸化阶段pH下降时也会溶解进入渗滤液。因此,渗滤液的成分较复杂,且水质、水量波动较大,其处理也较困难。但是随着人们对渗滤液污染的日益重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正逐渐增多,专利技术了很多种处理方法。目前,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包括十.地处理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处理法。土地处理主要是通过土壤颗粒的过滤、离子交换吸附和沉淀等作用去除渗滤液中悬浮固体和溶解成分,通过土壤中的微生物作用使渗滤液中的有机物和氮发生转化;物化法主要有活性炭吸附、化学混凝沉淀、离子交换、反渗透、电渗析等多种方法,在COD为2000 4000mg/L时,物理化学法的COD去除率可达50 87M。与生物处理相比,物理化学法不受水质水量变动的影响,出水水质比较稳定,尤其是对BOD/COD比值较低、可生化性较差的垃圾渗滤液,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但是物理化学方法处理成本4较高,不适于大水量垃圾渗滤液的处理。而生物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由于其运行费用相对较低、处理效率高,不会出现化学污泥等造成二次污染,因而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近年来,各种垃圾渗滤液生物处理技术不断涌现出来,如厌氧/好氧结合的工艺,对垃圾渗滤液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随着垃圾填埋场年龄的增长,所产生的渗滤液浓度越来越高,且较难处理,即使采用厌氧/好氧生物处理工艺也难以达到排放标准。另外,由于垃圾渗滤液水质与一般污水相比有较大差异,且不稳定,所以常规的生物处理技术难以满足达标的要求。目前,最常用的深度处理方法是膜法处理,如超滤膜、反渗透膜等,但膜法处理工艺一次性投资大,膜运行费用高,需要定期清洗,而且膜的使用寿命较短。为了有效处理这种难降解、有毒性的污染物,同时解决了膜法处理的不足,应该研究新型生物处理技术,并与其他物化技术结合起来运用。例如将生物处理与化学氧化技术(臭氧氧化、Fentcm氧化)结合,以提高污染物的去除效果,降低其对环境的危害。公开日为2008年3月26日,专利申请号为200710120846.9,名称为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厌氧-好氧-膜处理工艺,所公开的方法是第一步,两级UASB厌氧处理,可以使COD去除率达到80。/o 90。/n,氮氧化物浓度降到20mg/L;第二步,G-BAF好氧处理,去除氨氮,同时去除一部分总氮和余下的有机物;第三步,混凝沉淀处理,去除硫及50%~60%余下的有机物,保证纳滤膜的水质;第四步,纳滤膜处理,可去除余下的有机物、氨氮和各种盐类。这份文件所公开的实施例不够明确,没有具体的说明纳滤系统的控制条件。而且,膜过滤法一次性投资较大,所产生的浓液处理很困难。目前一般采用回灌的方式处理,但这会造成盐分的积累,从而导致垃圾渗滤液更难处理。公开日为2008年7月9日,专利申请号为200810025840.8,名称为废纸造纸废水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碳源协同代谢生物处理方法,所公开的方法是(1) 在配水池内添加浓度为8~12g/L葡萄糖溶液,浓度为80~120mg/L苯酚溶液和浓度为99.5%的甲醇作为共代谢碳源,使废止造纸废水与碳源充分混合后,进入水解好氧共代谢反应池;(2) 在水解/好氧共代谢反应池进行水解/好氧共代谢反应,通过水解-好氧的手段,驯化的微生物在缺氧与好氧条件下依靠外界碳源利用难降解有机物,进入接触氧化共代谢反应池;(3) 在接触氧化共代谢反应池内添加浓度为8 12g/L葡萄糖溶液作为共代谢碳源进行接触氧化共代谢反应,微生物在葡萄糖共代谢条件下彻底降解剩余的难降解有机物或其转化产物;(4) 废水由接触氧化共代谢反应池出来后,进入二沉池或回用,混合液中比较大的悬浮物沉降到池底污泥斗中。这份公开文件中的工艺对难降解废水采用共代谢方法处理。但是所用共代谢碳源种类较多,且用量较大。既增加了能耗, 一定程度上又会对废水中有机物的降解过程产生竞争性抑制,经济上不合理。苯酚和甲醇均为有毒物质,且所用共代谢碳源种类较多,在使用过程中工艺控制操作困难,对加药系统要求很高,工程上实现困难。公开日为2008年10月1日,专利申请号为200810045126.5,名称为一种循环式准好氧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所公开的方法是将cr含量较高的循环式准好氧垃圾渗滤液送入装有功能阳极的电解槽中进行电解,利用功能阳极上过渡金属对渗滤液中有机物分子的活化作用以及对渗滤液中cr氧化的催化作用,使渗滤液中有机物能在直接氧化和OH—、 CIO—等氧化剂的降解氧化作用下迅速降解去除;重金属离子则在阴极上电沉积或形成氢氧化物沉淀被取出或被回收。垃圾渗滤液在电解槽内处理一定时间后,从出水口排除。该公开文件采用电解的方法处理垃圾渗滤液,首先是电耗较大,其次是电解槽造价较高,不宜处理水量较大的垃圾渗滤液,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所述现有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技术存在不足,提供工艺构成简单,运行管理方便且投资较少的,在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中采用共代谢的运行方式来处理高电导、难降解污水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其包括的步骤如下(1) 先将垃圾渗滤液进行前期处理,可以采用常规生物与物化方法处理,使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中的氨氮、总氮等指标已经达到了《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排放标准,CODo在150-250mg/L之间。(2) 在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中投加种泥,驯化挂膜。种泥可以是污水厂的回流污泥。驯化挂膜的方法是投加种泥于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中,再加入生活污水,以20-50L/h的小气量闷曝16-24h,以恢复污泥活性;当检测到COD降低到100mg/L以下时,把水排空;开始第一个驯化周期,投加前期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与营养物质的混合液,维持总COD在250 350mg/1,为了满足微生物生长的需要,按前期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的BOD:N:P400:5:1的比例投加尿素和磷酸二氢钾;当出水COD达到100mg/L以下,并且比较稳定后,进入下一个驯化周期;下一个驯化周期步骤与前一个驯化周期步骤相同,仅是垃圾渗滤液COD的比例按20%、 40%、 60%递增,每个驯化周期的时间为一周左右,个驯化过程^要经过三或四个驯化周期。(3) 往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屮引入营养物质作为共代谢基质,供给微生物进行营养代谢,以恢复生物膜的活性及维持-定的生物量,保障微牛.物/l:系统屮的共代谢活性及处理效果。即把营养物质与前处理过的垃圾渗滤液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到序批式牛物膜反应器屮,问时进行曝气。(4) 停止曝气后出水由于填料及生物膜的截留、吸附作用,污泥很快沉降,出水COD保持在100mg/L以下,出水水质达到了《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级排放标准。所述的营养物质可以为葡萄糖或者餐厨垃圾研磨液。餐厨垃圾研磨液含有以淀粉类、动物脂肪类等有机物质为主要成分,具有含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的步骤如下:  (1)先将垃圾渗滤液进行前期处理;  (2)在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投加种泥,驯化挂膜;  (3)向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中正常引进前期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与营养物质的混合液,同时进行曝气;  (4)停止曝气后出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的步骤如下(1)先将垃圾渗滤液进行前期处理;(2)在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投加种泥,驯化挂膜;(3)向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中正常引进前期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与营养物质的混合液,同时进行曝气;(4)停止曝气后出水。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步骤(1)中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中的氨氮、总氮指标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 标准,COD&在150-250mg/L之间。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驯化挂膜的方法是投加种泥于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中,再加入生活污水进行曝气, 以恢复污泥活性;当检测到COD降低到100mg/L以下时,把水排空,开始投加垃 圾渗滤液与营养物质混合液,维持总COD在250 350mg/l;当出水COD达到 00mg/L以下,进入下一个驯化周期。 一个驯化过程需要经过三个驯化周期。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投 加垃圾渗滤液与营养物质混合液后,按照按(BOD:N:P=100:5:1)的比例投加尿 素和磷酸二氢钾。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志民隋军汪传新周建华陈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孙志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