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除液体轻组分杂质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62417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脱除液体轻组分杂质的装置,涉及化工设施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由脱味釜、加热器、冷凝器等通过管道连接为一体组成的,其特殊之处是脱味釜为密闭的空腔结构,分设有输入管、输出管、进入管、出气管,中部的气体输入管伸至脱味釜空腔下部,其端部设有至少三根且在360°范围内均布的管腔相通的分散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有效地脱除液体轻组分杂质,减少对操作人员的身体侵害和环境的污染。(*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Device for removing light component impurity of liqui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evice for removing liquid light component impurities,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hemical facilities.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composed of deodorization kettle, heater and condenser is connected through a pipeline as a body, which is deodorized kettle is cavity closed, is provided with an input tube and an output tube, inlet pipe and outlet pipe, the middle of the gas input pipe extends to the deodorization tank at the bottom of the cavity. The end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three root and dispersion pipe at 360 DEG range uniform lumen communicate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effective removal of impurities in liquid light components, reduced physical damage to the operators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化工设施
,尤其涉及一种脱除液体轻组分杂质的装置。目前在化工
内的各种化合物的生产过程中,各种轻组分杂质大都为有害物,它不仅严重侵害着操作者的身体健康,而且污染环境,为社会带来公害,企业也担负着沉重的负担,仅以聚氨酯制品行业为例,不仅作为聚氨酯原料的聚合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中的轻组分杂质中含有水解氯,较强的刺激性气味,而且聚合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在与聚醚多元醇、催化剂、发泡剂等混合发泡时产生的更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不仅刺激操作者的呼吸系统,使眼睛流泪,而且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体健康,因此寻求一种能够脱除液体轻组分杂质的装置是化工产品生产所属
内一个迫切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改进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简便易行,设备投资少,费用低的脱除液体轻组分杂质的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脱除液体轻组分杂质的装置,它是有脱味釜、加热器、冷凝器、冷凝液罐、冷却器、惰性气体贮罐等通过管道固定连接为一体而组成,其特殊之处是该脱除液体轻组分杂质的装置包括脱味釜密闭的空腔罐体下端中部设有孔并固接有输出管,上端一侧设有管腔相通的输入管并连接有加热器,另一侧设有管腔相通的输出管并连接有冷凝器,上端中部设有气体输入管并伸至脱味釜空腔下部,其端部设有至少三根且在360°范围内均布的管腔相通的分散管。本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积极效果其一是由于本装置采取气体输入脱味釜的空腔并经分散管的均匀设置,促使惰性气体在脱味釜内均匀分散,从而达到夹带液体轻组分杂质的目的,这在化工产品生产
内是前所没有的;其二是通过本技术方案的实施,脱除了液体中轻组分杂质对人体健康的侵害和对环境的污染,利国利民;其三是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相对于化工企业而言设备投资少,所需费用低,整个脱除过程简单,便于操作具四是由于本装置采用气体夹带液体轻组分杂质的设计方案,气体在脱味釜中起到了充分搅拌的作用,使脱除轻组分杂质效果较明显。本技术一种脱除液体轻组分杂质的装置的具体结构由以下附图和实施例给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脱除液体轻组分杂质的装置的结构连接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脱除液体轻组分杂质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脱除液体轻组分杂质的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B-B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脱除液体轻组分杂质的装置的再一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C-C剖视图。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一种脱除液体轻组分杂质的装置的具体细节和工作过程。实施例1一种脱除液体轻组分杂质的装置(参见附图1、附图2、附图3),它是由液体输入管连接有加热器1并通过加热器1的输出管与密闭的脱味釜3的上端一侧焊接为一体,且管道相通;脱味釜3为圆筒状的密闭罐体,下端部为球缺状,球缺端点处加工有孔并在其外壁上焊接有液体输出管5连接有阀门6,阀门6的输出端接冷却器7的输入端,冷却器7的输出端接贮罐8的输入端;惰性气体输入管2通过脱味釜3上盖的中孔伸入脱味釜3空腔内,其下端焊接有三根分散管4,分散管4管腔与惰性气体输入管2管内腔相通,且绕惰性气体输入管2在360°范围内均布;气体输出管9焊接在脱味釜3上盖的一侧,且管腔相通,另一端接于冷凝器10的输入端,冷凝器10的外壁下部一侧焊接有管道并直接接于真空装置12,冷凝器10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冷凝液罐11相连接。以上构成本技术一种脱除液体轻组分杂质的装置的静态结构。实施例2一种脱除液体轻组分杂质的装置(参见附图1、附图4、附图5),其装置结构、连接方式及相互位置均同实施例1相同,所不同的是脱味釜2上下端均为呈弧形状结构,惰性气体输入管2下端焊接有8根分散管4,分散管4绕惰性气体输入管2呈双层在360°范围内均匀错位式结构设置。以上构成本技术一种脱除液体轻组分杂质的装置的另一静态结构。实施例3一种脱除液体轻组分杂质的装置(参见附图1、附图6、附图7),该装置整体结构、连接方式及相互位置均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气体输入管2下端焊接有6根分散管4,分散管4绕气体输入管2呈双层在360°范围内均匀错位式结构设置。脱味釜3的外壁焊接一个密闭的夹套14,并在夹套14的外壁下端焊接有夹套输入接口13,外壁上端的另一侧焊接有夹套输出接口15。以上构成本技术一种脱除液体轻组分杂质的装置的再一静态结构。当本技术一种脱除液体轻组分杂质的装置在投入使用时,如脱除的液体属易氧化物质时,只要将惰性气体输入管2与惰性气体贮罐接通,惰性气体(一般宜采用He、N2、H2、CO等)便会进入脱味釜3的空腔内,被脱除液体轻组分杂质的液体通过加热器1进行加热到所需温度通过管道注入脱味釜3的空腔内,此时分散管4沿脱味釜3空腔内均匀喷射惰性气体,当惰性气体夹带一定量的轻组分杂质后便会随着脱味釜3的真空压力进入输出管9、冷凝器10,经冷凝后的杂质进入冷凝液罐11,而多余的惰性气体进入真空装置12;当液体经一定时间的脱味处理后,打开阀门6,处理后的液体将进入冷却器7进行冷却,冷却后的液体进行贮罐8,以作备用。如果被脱除杂质的液体为不易氧化物质时,只要用空气来替代惰性气体便可达到目的。本实施例3的装置在使用时,如需脱除的液体要求进行加热,可将液体输入脱味釜3后,另通过夹套输入接口13输入加热介质进行加热,经循环后的加热介质通过夹套输出接口15输出,并形成循环,做到对脱除的液体进行加热,反之也可用冷却介质对脱除的液体进行冷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脱除液体轻组分杂质的装置,它是由脱味釜、加热器、冷凝器、冷凝液罐、冷却器、惰性气体贮罐等通过管道固定连接为一体而组成,其特征是该脱除液体轻组分杂质的装置包括脱味釜密闭的空腔罐体下端中部设有孔并固接有输出管,上端一侧设有管腔相通的输入管并连接有加热器,另一侧设有管腔相通的输出管并连接有冷凝器,中部设有气体输入管并伸至脱味釜空腔下部,其端部设有至少三根且在360°范围内均布的管腔相通的分散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除液体轻组分杂质的装置,它是由脱味釜、加热器、冷凝器、冷凝液罐、冷却器、惰性气体贮罐等通过管道固定连接为一体而组成,其特征是该脱除液体轻组分杂质的装置包括脱味釜密闭的空腔罐体下端中部设有孔并固接有输出管,上端一侧设有管腔相通的输入管并连接有加热器,另一侧设有管腔相通的输出管并连接有冷凝器,中部设有气体输入管并伸至脱味釜空腔下部,其端部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运栓孙敦孝杨万宏卫剑峰张景铸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