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下航行器,具体涉及一种近底作业航行器的双动力自主回收方法。
技术介绍
1、子母分离式水下航行器包括母机和子机,子机与母机合体时呈完整的航行器结构,子机脱离母机时,可以进行远距离探测并能够探测狭窄地形复杂的海域,从而扩大水下航行器作业半径,有效提高探测作业精度。
2、现有的子母分离式水下航行器中的子机进行回收时,通常只依靠子机上的推进器,使子机自行航行至母机位置处进行对接合体,这种回收方式的回收效率低。
3、基于以上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近底作业航行器的双动力自主回收方法,通过子机自主航行以及母机、子机之间的缆绳拖曳,实现子机的双动力自主回收,提高了回收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近底作业航行器的双动力自主回收方法。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近底作业航行器的双动力自主回收方法,所述航行器包括能够合体成航行器本体的母机、子机,所述母机上设置母机推进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近底作业航行器的双动力自主回收方法,所述航行器包括能够合体成航行器本体的母机、子机,所述母机上设置母机推进器,所述子机上设置子机推进器;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底作业航行器的双动力自主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缆绳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母机侧壁上的缆绳电机,所述缆绳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设置绕线盘,所述绕线盘上缠绕缆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底作业航行器的双动力自主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机、子机之间设置对接装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近底作业航行器的双动力自主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机连接件呈圆板状结构;
5.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近底作业航行器的双动力自主回收方法,所述航行器包括能够合体成航行器本体的母机、子机,所述母机上设置母机推进器,所述子机上设置子机推进器;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底作业航行器的双动力自主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缆绳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母机侧壁上的缆绳电机,所述缆绳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设置绕线盘,所述绕线盘上缠绕缆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底作业航行器的双动力自主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机、子机之间设置对接装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近底作业航行器的双动力自主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机连接件呈圆板状结构;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近底作业航行器的双动力自主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机连接件呈圆板状结构;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栋,戴咏梅,史正国,陈云赛,姜清华,刘增凯,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哈尔滨工程大学创新发展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