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外圈加工用退火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9670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7 0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轴承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轴承外圈加工用退火炉,包括退火炉主体和活动门,所述退火炉主体的内部沿其长度方向水平滑动设置有活动板,且活动板靠近活动门的一侧水平设置有若干上支撑杆,所述上支撑杆与活动板转动连接,且上支撑杆的外侧壁上沿其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有若干隔板,所述上支撑杆的正下方均活动设置有下支撑杆,所述活动板远离活动门的一侧设置有驱动若干下支撑杆同步上下滑动的直线驱动机构,所述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用于对轴承外圈进行内撑定位,所述退火炉主体上设置有驱动上支撑杆转动的旋转驱动机构,将轴承外圈套接在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外侧壁上,令其受热更加均匀,退火效果好,工作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轴承加工,具体为轴承外圈加工用退火炉


技术介绍

1、退火是一种金属热处理工艺,指的是将金属缓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足够时间,然后以适宜速度冷却,目的是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消除残余应力,稳定尺寸,减少变形与裂纹倾向;细化晶粒,调整组织,消除组织缺陷。

2、现有的轴承外圈退火时一般直接将轴承外圈放置在退火炉内部进行加热,单次退火数量较少,同时轴承外圈堆积在一起也容易受热不均,继而影响轴承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外圈加工用退火炉,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轴承外圈加工用退火炉,包括退火炉主体和可开合设置在退火炉主体一侧的活动门,所述退火炉主体的内部沿其长度方向水平滑动设置有活动板,且活动板靠近活动门的一侧水平设置有若干上支撑杆,所述上支撑杆与活动板转动连接,且上支撑杆的外侧壁上沿其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有若干隔板,所述上支撑杆的正下方均活动设置有下支撑杆,所述活动板远离活动门的一侧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轴承外圈加工用退火炉,包括退火炉主体(1)和可开合设置在退火炉主体(1)一侧的活动门(2),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火炉主体(1)的内部沿其长度方向水平滑动设置有活动板(3),且活动板(3)靠近活动门(2)的一侧水平设置有若干上支撑杆(4),所述上支撑杆(4)与活动板(3)转动连接,且上支撑杆(4)的外侧壁上沿其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有若干隔板(401),所述上支撑杆(4)的正下方均活动设置有下支撑杆(5),所述活动板(3)远离活动门(2)的一侧设置有驱动若干下支撑杆(5)同步上下滑动的直线驱动机构(7),所述上支撑杆(4)和下支撑杆(5)用于对轴承外圈进行内撑定位,所述退火炉主体(1)上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轴承外圈加工用退火炉,包括退火炉主体(1)和可开合设置在退火炉主体(1)一侧的活动门(2),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火炉主体(1)的内部沿其长度方向水平滑动设置有活动板(3),且活动板(3)靠近活动门(2)的一侧水平设置有若干上支撑杆(4),所述上支撑杆(4)与活动板(3)转动连接,且上支撑杆(4)的外侧壁上沿其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有若干隔板(401),所述上支撑杆(4)的正下方均活动设置有下支撑杆(5),所述活动板(3)远离活动门(2)的一侧设置有驱动若干下支撑杆(5)同步上下滑动的直线驱动机构(7),所述上支撑杆(4)和下支撑杆(5)用于对轴承外圈进行内撑定位,所述退火炉主体(1)上设置有驱动上支撑杆(4)转动的旋转驱动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外圈加工用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杆(4)和下支撑杆(5)均为圆柱形杆状结构,且上支撑杆(4)和下支撑杆(5)的长度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外圈加工用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驱动机构(7)包括设置在活动板(3)远离活动门(2)一侧的连接板(701)和直线驱动件(702),所述活动板(3)设置有若干与下支撑杆(5)一一对应的让位滑孔(301),且让位滑孔(301)竖直设置,若干所述下支撑杆(5)分别穿过让位滑孔(301)并与连接板(701)连接,所述直线驱动件(702)用于驱动各个下支撑杆(5)在让位滑孔(301)内上下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承外圈加工用退火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承泽峰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鼎盛热处理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