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及其应用的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9565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7 00:0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机及其应用的机器人,包括定子组件、齿轮箱组件、转子组件和电机盖,所述的电机盖包括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定子组件、齿轮箱组件和转子组件依次安装于前端盖和后端盖之间;所述齿轮箱组件包括内齿圈和一级或多级的减速器;所述内齿圈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一级或多级的减速器按输入和输出的方式安设于内齿圈内;所述转子组件紧密配合的套设于内齿圈的输入端外圈;所述前端盖内侧设有一内齿圈输出端容纳腔,所述内齿圈的输出端紧密配合的压入该内齿圈输出端容纳腔与前端盖紧密配合。本申请具有使电机运行时的稳定性更高,振动噪音更低,同时也降低了电机成本,整个电机的也更紧凑、体积更小、重量也更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机及其应用的机器人


技术介绍

1、机器人关节电机是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机器人的性能,随着人工智能及大语言模型的快速发展,机器人关节电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高精度、高可靠性、高效的伺服电机还主要依赖从国外进口,价格高且交期较长。随着数字伺服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控制理论及电机技术的发展,机器人关节电机也在不断发展。为跟上机器人技术的发展需求,机器人关节电机逐渐向大扭矩、高精度、反应灵敏、小型化、机电一体化、标准化和模块化的方向发展。目前现有的机器人关节电机大多以外极数外转子为主,如专利申请号为202021561775.3的专利“横向磁通电机外转子组件和横向磁通电机”,以及专利申请号为202310262811.8的专利申请“一种带有输出端编码器的机器人关节及控制方法”,其均采用外转子结构设计,为保证同心度,需要在转子单侧或两侧增加轴承以保证同心度,难以在偏平电机内部做多级减速,同时现有的电机在转子和减速箱之间通过外加轴承的方式进行配合,不能做多级减速,功率密度低,同时采用额外的轴承和转轴与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包括定子组件、齿轮箱组件、转子组件和电机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盖包括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定子组件、齿轮箱组件和转子组件安装于前端盖和后端盖之间;所述齿轮箱组件包括内齿圈和一级或多级的减速器;所述内齿圈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一级或多级的减速器按输入和输出的方式安设于内齿圈内;所述转子组件紧密配合的套设于内齿圈的输入端外圈;所述前端盖内侧设有一内齿圈输出端容纳腔,所述内齿圈的输出端紧密配合的压入该内齿圈输出端容纳腔与前端盖紧密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齿圈的输出端的外径大于内齿圈的输入端的外径,在内齿圈的外圈上形成一台阶,以限位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包括定子组件、齿轮箱组件、转子组件和电机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盖包括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定子组件、齿轮箱组件和转子组件安装于前端盖和后端盖之间;所述齿轮箱组件包括内齿圈和一级或多级的减速器;所述内齿圈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一级或多级的减速器按输入和输出的方式安设于内齿圈内;所述转子组件紧密配合的套设于内齿圈的输入端外圈;所述前端盖内侧设有一内齿圈输出端容纳腔,所述内齿圈的输出端紧密配合的压入该内齿圈输出端容纳腔与前端盖紧密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齿圈的输出端的外径大于内齿圈的输入端的外径,在内齿圈的外圈上形成一台阶,以限位转子组件;所述内齿圈的输出端的外表面还设置一个或多个键槽,所述前端盖上对应的设置与键槽相配合的键槽固定块,用以限位固定内齿圈防止内齿圈跟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前轴承和输出法兰盘,所述内齿圈的输出端沿其端部内壁一周设有一限位凹槽,输出法兰盘连接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并外露于所述内齿圈的输出端,所述前轴承套设于输出法兰盘外表面上并限位于内齿圈输出端的限位凹槽,所述内齿圈端面只和前轴承外圈接触,不对前轴承运转干涉,内齿圈与前端盖通过前轴承外圈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法兰盘构成所述齿轮箱组件的输出端,其朝外的端部的内径壁上设有销钉安装孔和安装定位圆的定位圆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江明丁也
申请(专利权)人:远也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