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立车横梁,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立车横梁的结构。
技术介绍
1、立式车床属于大型机械设备,用于加工径向尺寸大而轴向尺寸相对较小,形状复杂的大型和重型工件,如各种盘,轮和套类工件的圆柱面,端面,圆锥面,圆柱孔,圆锥孔等。亦可借助附加装置进行车螺纹,车球面,仿形,铣削和磨削等加工。与卧式车床相比,工件在卧式车床的夹装饰里面上的夹装。而立式车床主轴轴线为垂直布局,工作台台面处于水平平面内,因此工件的夹装与找正比较方便。这种布局减轻了主轴及轴承的荷载,因此立式车床能够较长期的保持工作精度。
2、现有的立车横梁多为一体式铸铁结构,因为其制作工艺简单,便于生产,因此在在立式车床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地运用。
3、现有的立车横梁多是将横梁通过螺栓结构固定在立车两端的立柱上,在切割加工过程中当横梁中间位置受力较大时,由于横梁中间位置缺少定位支撑装置,横梁中间位置容易发生变形,长时间生产容易产生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该装置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
4、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立车横梁的结构,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车横梁的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立车横梁的结构,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3、一种立车横梁的结构,包括:横梁、撑板、底座、螺孔、滑槽、安装座、弹力板、调节螺杆;所述撑板安装在横
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立车横梁的结构所述底座焊接安装在横梁的底部两侧对称有两处。
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立车横梁的结构所述底座的下部一侧开设有矩形的滑槽,且所述安装座的一端插接安装在所述滑槽内为滑动装置。
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立车横梁的结构所述底座下部的另一侧开设有与滑槽相贯通的螺孔,且调节螺杆的端部贯穿所述螺孔与滑槽内的安装座抵接。
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立车横梁的结构所述弹力板为弹簧钢材质制成的弧形板状结构,且弹力板在安装座的一端呈线性阵列状分布有三处。
8、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9、1、本技术底座焊接安装在横梁的底部两侧对称有两处的设置,横梁的底部两侧安装有两处底座,便于将横梁中间位置受到较大的向下作用力时通过弹力板传递到横梁两侧的底座上,使横梁中间位置的受力能够传递到两端,提高了横梁的牢固性与稳定性。
10、2、本技术底座的下部一侧开设有矩形的滑槽,且所述安装座的一端插接安装在所述滑槽内为滑动装置,底座下部的另一侧开设有与滑槽相贯通的螺孔,且调节螺杆的端部贯穿所述螺孔与滑槽内的安装座抵接,弹力板为弹簧钢材质制成的弧形板状结构,且弹力板在安装座的一端呈线性阵列状分布有三处的设置,通过旋转调节螺杆使其端部能够与滑槽内的安装座抵接,使安装座的一端能够对弹力板进行压缩或是舒展,当横梁中间位置受力大时,则可以对弹力板进行压缩,当梁中间位置受力较小时则可以对弹力板进行舒展,便于调节弹力板的弹力大小,满足了对弹力板不同弹力的需求。
11、3、本技术通过对一种立车横梁的结构的改进,具有结构设计合理,横梁受力均匀,稳定牢固,弹力板的支撑力度便于调节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车横梁的结构,包括:横梁(1)、撑板(2)、底座(3)、螺孔(4)、滑槽(5)、安装座(6)、弹力板(7)、调节螺杆(8);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板(2)安装在横梁(1)两端的内壁上,且撑板(2)与横梁(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底座(3)安装在横梁(1)的底部,且底座(3)与横梁(1)焊接连接;所述螺孔(4)开设在底座(3)一侧下部的外壁上;所述滑槽(5)开设在底座(3)另一侧下部的外壁上;所述安装座(6)安装在滑槽(5)内部,且安装座(6)与滑槽(5)插接连接;所述弹力板(7)安装在安装座(6)的端部,且弹力板(7)与安装座(6)焊接连接;所述调节螺杆(8)安装在螺孔(4)的内壁上,且调节螺杆(8)与螺孔(4)拧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车横梁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焊接安装在横梁(1)的底部两侧对称有两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车横梁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的下部一侧开设有矩形的滑槽(5),且所述安装座(6)的一端插接安装在所述滑槽(5)内为滑动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立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车横梁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板(7)为弹簧钢材质制成的弧形板状结构,且弹力板(7)在安装座(6)的一端呈线性阵列状分布有三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车横梁的结构,包括:横梁(1)、撑板(2)、底座(3)、螺孔(4)、滑槽(5)、安装座(6)、弹力板(7)、调节螺杆(8);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板(2)安装在横梁(1)两端的内壁上,且撑板(2)与横梁(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底座(3)安装在横梁(1)的底部,且底座(3)与横梁(1)焊接连接;所述螺孔(4)开设在底座(3)一侧下部的外壁上;所述滑槽(5)开设在底座(3)另一侧下部的外壁上;所述安装座(6)安装在滑槽(5)内部,且安装座(6)与滑槽(5)插接连接;所述弹力板(7)安装在安装座(6)的端部,且弹力板(7)与安装座(6)焊接连接;所述调节螺杆(8)安装在螺孔(4)的内壁上,且调节螺杆(8)与螺孔(4)拧接连接。
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彬彬,耿波,李运强,李诗栋,夏蓉娟,
申请(专利权)人:德州泰达立式车床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