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水下的吸附扣爪对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59533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7 0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水下的吸附扣爪对接装置。伸缩扣爪机构用于和吸附平台对接,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杆连接,用于驱动丝杆转动;第二引导板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驱动丝杆的外周,第一引导板在通孔处通过螺纹与驱动丝杆的外侧面连接;引导外壳安装在机构框架壳体上,夹爪与伸缩杆的底端连接,两个引导板均与伸缩杆的顶端连接;通过控制两个引导板的位置,从而控制伸缩杆的位置和夹爪的伸缩状态;文丘里管固定在吸附平台上,利用文丘里效应制造流场引导装置对接,引导外壳的外侧壁与引导套筒的内侧壁对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具有更低的功耗和更稳定的对接固定能力,提高了水下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下对接,特别是涉及了一种适用于水下的吸附扣爪对接装置


技术介绍

1、水下对接是海洋工程和水下探测等领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传统水下对接装置往往面临以下问题:对接过程中连接不牢固,易受水流和环境干扰;难以适应不同尺寸和形状的对接对象;在复杂水下环境中对接效率低下。此外,一些对接装置在适应不同尺寸和形状的对接对象时可能存在限制。

2、然而,目前的水下对接装置在面对复杂水下环境和不同对接对象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水下对接装置通常依赖于吸附技术,但这些技术存在吸附力不足、表面适应性差等问题。在水下环境中,水流和目标表面的不规则性可能导致传统吸附技术难以确保持久、可靠的连接。部分水下对接装置在适应不同对接对象时缺乏灵活性。对于不同尺寸、形状和特殊结构的目标,传统装置可能需要进行繁琐的调整或存在适应性不足的情况。此外,水下工程往往发生在复杂多变的水下环境中,例如海流强度、水下能见度等因素对对接装置的性能提出了挑战。传统技术在这些特殊环境下可能表现出限制和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水下的吸附扣爪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水下的吸附扣爪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扣爪机构包括机构框架壳体、夹爪(1)、线轮步进电机(2)、引导外壳(3)、第一引导板(5)、第二引导板(6)、丝杆(7)、伸缩杆、线轮(10)和步进电机(10);线轮(10)安装在机构框架壳体的底部,线轮步进电机(2)的输出轴与线轮(10)连接且线轮步进电机(2)用于控制线轮(10)中的绳索的缩放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水下的吸附扣爪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平台包括支撑板(12)、引导套筒(13)、文丘里管(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水下的吸附扣爪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水下的吸附扣爪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扣爪机构包括机构框架壳体、夹爪(1)、线轮步进电机(2)、引导外壳(3)、第一引导板(5)、第二引导板(6)、丝杆(7)、伸缩杆、线轮(10)和步进电机(10);线轮(10)安装在机构框架壳体的底部,线轮步进电机(2)的输出轴与线轮(10)连接且线轮步进电机(2)用于控制线轮(10)中的绳索的缩放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水下的吸附扣爪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平台包括支撑板(12)、引导套筒(13)、文丘里管(14)和造流管道;文丘里管(14)固定安装在支撑板(12)的中部,造流管道与文丘里管(14)固定连接,造流管道通过引入水流使得文丘里管(14)内产生流场,文丘里管(14)通过牵引线轮(10)中的绳索带动伸缩扣爪机构移动;引导套筒(13)采用上、下两端均开口的倒置空心圆台结构,引导套筒(13)连接在支撑板(12)的外周;当所述伸缩扣爪机构和吸附平台对接时,引导外壳(3)的外侧壁与引导套筒(13)的内侧壁紧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水下的吸附扣爪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伸缩杆包括内杆(8)和外杆(9),外杆(9)可上下移动地套设在内杆(8)的外周,内杆(8)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第二引导板(6)和夹爪(1)的末端连接,外杆(9)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第一引导板(5)和夹爪(1)的根端连接;当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连杰雷勇于亮金煜凯刘萍萍兰琦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中核核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