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9455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7 00:05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模组,电池模组包括:壳体,具有多个容纳槽,多个容纳槽沿壳体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容纳槽的延伸方向与壳体的宽度方向呈角度设置,容纳槽具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位于容纳槽在壳体的高度方向上较高的一端;多个电芯,通过第一开口设置在容纳槽内,且电芯与容纳槽一一对应设置。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改善电池模组使用时稳定性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具体涉及一种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1、众所周知,可循环使用的电池一般包括箱体,箱盖、电池模组和其他零部件等,其中电池模组是构成电池系统的关键部件。而在众多运行场景中,电池模组往往由于绝缘不良、连接及吊装强度不足、热失控及热扩散等造成各种失效。

2、在相关技术中,电池模组中的电芯均为堆叠排列方式,堆叠后使用钢带夹紧,但是上述方式对夹紧力的大小要求较高,且该成组方式对电芯堆叠的工艺精确度要求较高,同时步骤烦琐,并且单体电芯发生热失控时容易影响到相邻电芯从而造成热扩散,如此会影响电芯的正常运行,从而降低了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可以改善电池模组使用时稳定性低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电池模组包括:壳体,具有多个容纳槽,多个容纳槽沿壳体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容纳槽的延伸方向与壳体的宽度方向呈角度设置,容纳槽具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位于容纳槽在壳体的高度方向上较高的一端;多个电芯,通过第一开口设置在容纳槽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1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壳体(10)的宽度方向之间的角度在0°-6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11)还具有限位部(30),所述限位部(30)位于所述容纳槽(11)在所述壳体(10)的高度方向上较低的一端,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限位部(30)分别与所述容纳槽(11)相连通,所述限位部(30)用于对所述电芯(20)进行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30)包括多个限位单元(3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1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壳体(10)的宽度方向之间的角度在0°-6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11)还具有限位部(30),所述限位部(30)位于所述容纳槽(11)在所述壳体(10)的高度方向上较低的一端,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限位部(30)分别与所述容纳槽(11)相连通,所述限位部(30)用于对所述电芯(20)进行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30)包括多个限位单元(31),多个所述限位单元(31)沿所述容纳槽(11)的周向间隔排布,多个所述限位单元(31)的朝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侧与所述电芯(20)的底部相抵接以对所述电芯(20)限位。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连接件(40),相邻两个所述电芯(20)之间通过所述连接件(40)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0)上具有避让部,所述避让部对应相邻的两个所述容纳槽(11)之间的连接处设置,且所述避让部沿所述容纳槽(11)的延伸方向凸出于所述壳体(10)的侧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0)包括顺次连接且呈角度设置的第一连接部(41)、第二连接部(42)和第三连接部(43),所述第一连接部(41)和所述第三连接部(4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阳项建赵紫辉易昊昊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亿纬储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