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电站继电保护灵敏性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59383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7 00:0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变电站继电保护灵敏性试验装置,涉及变电站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外壳,外壳由下壳和上壳组成,下壳由底板和围板组成,下壳上设置有继电保护灵敏性试验仪和轨道卡槽,继电保护灵敏性试验仪上设置有限位螺栓,继电保护灵敏性试验仪下表面设置有支撑腿,外壳相对两表面均设置有弧形槽和限位槽,弧形槽与限位槽相通,下壳上设置有凹槽、弹簧和限位柱,上壳一表面设置有卡条,上壳相对两表面均设置有限位孔。本技术通过继电保护灵敏性试验仪与外壳之间相互配合,便于将继电保护灵敏性试验仪收纳在外壳内进行携带;通过限位螺栓与弧形槽之间滑动配合,便于灵活调节继电保护灵敏性试验仪旋转出的角度,满足不同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变电站,特别是涉及一种变电站继电保护灵敏性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1、在智能变电站中,传统的电缆接线不再被工程所应用,取而代之的是光纤电缆,在各类电子设备中大量使用了高集成度且功耗低的电子元件,此外,传统的充油式互感器也没有逃脱被淘汰的命运,电子式互感器将其取而代之。智能变电站中继电保护装置的跳闸受变电站网络模式影响,对于网络跳闸方式的变电站其跳闸路径相对较长,经过的硬件设备相对较多,“直采直跳”网络的变电站保护跳闸路径简单,经过设备也比较少。

2、现有大多数的变电站位于户外,进行测试时,需要将测试装置带到户外,然而现有的测试装置一般不便于携带,且携带出去也没有合适的场地进行放置,因此,提出一种变电站继电保护灵敏性试验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电站继电保护灵敏性试验装置,解决现有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技术为一种变电站继电保护灵敏性试验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由下壳和上壳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电站继电保护灵敏性试验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由下壳(101)和上壳(102)组成,所述下壳(101)由底板(1011)和围板(1012)组成,所述底板(1011)一表面一侧铰接有继电保护灵敏性试验仪(2),所述继电保护灵敏性试验仪(2)相对两表面均设置有螺纹孔(201),所述螺纹孔(201)内设置有限位螺栓(2011),所述继电保护灵敏性试验仪(2)下表面设置有支撑腿(2012),所述围板(1012)为“U”形板体结构,所述围板(1012)相对两表面均设置有弧形槽(1013),所述弧形槽(1013)一表面设置有限位槽(1014),所述弧形槽(10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电站继电保护灵敏性试验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由下壳(101)和上壳(102)组成,所述下壳(101)由底板(1011)和围板(1012)组成,所述底板(1011)一表面一侧铰接有继电保护灵敏性试验仪(2),所述继电保护灵敏性试验仪(2)相对两表面均设置有螺纹孔(201),所述螺纹孔(201)内设置有限位螺栓(2011),所述继电保护灵敏性试验仪(2)下表面设置有支撑腿(2012),所述围板(1012)为“u”形板体结构,所述围板(1012)相对两表面均设置有弧形槽(1013),所述弧形槽(1013)一表面设置有限位槽(1014),所述弧形槽(1013)与限位槽(1014)相通,所述下壳(101)相对两表面一侧设置有凹槽(103),所述凹槽(103)内设置有弹簧(1031),所述弹簧(1031)一端设置有限位柱(1032),所述底板(1011)下表面设置有轨道卡槽(104),所述轨道卡槽(104)为“l”形板体结构,所述上壳(102)一表面设置有卡条(1022),所述上壳(102)相对两表面均设置有限位孔(1023)。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慧敏王兴礼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思太科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