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伪线映射的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59315 阅读:3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建立伪线映射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及装置属于通信领域,该方法包括:第一节点发送第一标签映射Label Mapping消息,所述第一Label Mapping消息带有正向隧道标识和正向伪线标签;第二节点接收到所述第一Label Mapping消息,建立所述正向伪线标签与所述正向隧道标识对应的隧道标签之间的正向伪线映射关系。本发明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建立伪线映射装置和节点装置,所述方法及装置能保证两个PE的伪线映射到同一个双向隧道中,从而保证双向业务延时、抖动等参数的一致性,而且在伪线出现故障的情况能够节省带宽。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pseudo line mapping

The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ethod and device for establishing pseudowire mapping, the method and device,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communication, the method includes: a first node sends the first label mapping Label Mapping news, the first Label Mapping message with a positive and positive tunnel identification label to the pseudo wire; the second node receives the first Label Mapping news, positive pseudo linear mapp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unnel label to establish the positive pseudo wire label with the positive identifica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tunnel. The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also provides a pseudo line mapping device and node device, the method and the device can ensure the pseudo line two PE mapped to a two-way tunnel, so as to ensure the consistency of the two-way business parameters such as delay and jitter, and fault situation can save bandwidth in the pseudo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立伪线映射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伪线边缘到边缘仿真(Pseudo wire Edge to Edge Emulation , PWE3 )是一 种端到端的二层业务承载技术。在包交换网络的两个运营商网络边缘节点 (Provider Edge , PE )之间,通过隧道来仿真连接的用户边缘节点(Customer Edge, CE)之间的各种二层业务。上述隧道通常是基于包交换技术的隧道,例 如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 Multiple 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隧道;而常见的 二层业务可以为各种二层数据报文、比特流等。伪线(Pseudowire , PW)对于PWE3系统来说,就像是两个PE节点之间 的一条直连通道,完成节点之间的二层数据透传。PW是双向的,它由两条方 向相反的PW标签交换^各径(Label Switching Path , LSP )组成。为了在两个边缘节点PE之间建立PW,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立伪线映射 的方法,该方法的技术场景为,这里假设两个PE为PE A和PE B,此时需要在 PE A上配置PEB的信息及伪线标识(PW Identification ,PW ID ),在PEB上配 置PE A的信息及PW ID, PE A与PE B各自向对方发送标签映射(Label Mapping ) 信令。该方法如图l所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ll、 PEA向PEB发送第一标签映射(LabelMapping )信令,所述第一 标签映射(Label Mapping)信令带有PE A到PE B的PW Label;步骤12、 PE B接收PE A发送的Label Mapping信令后,自行选择一条到PE A 的隧道,建立PE B到PE A的PW Label和所选4奪隧道的隧道标识的映射关系。PE A建立PE A到PE B的PW Label和所选才奪隧道的隧道标识的映射关系的 过程与PE B建立PE B到PE A的PW Label和所选4奪隧道的隧道标识的映射关系 的步骤相似,这里只需将上述步骤中的PE A与PEB互换即可,并且PEA和PEB 建立映射关系的过程均是相互独立的,没有先后顺序的关系。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所述的方法存在如下问题 现有技术所述的方法建立PW是基于单向隧道的情况,而汇聚网络中的隧 道通常都是双向的,且两个PE之间存在多条隧道,而上述方法无法保证两边的 伪线会映射到同 一个双向隧道中去,所以上述方法所建立的PW无法保证双向 业务延时、抖动等参数的一致性;另外,如果PW承载不同隧道上,当其中一 个隧道出现故障的时候,此时业务已中断,但是另一个隧道中的PW仍然占用 带宽。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建立伪线映射 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和装置能保证两个PE的伪线映射到同一个双向隧道 中,从而保证双向业务延时、抖动等参数的一致性。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建立伪线映射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第一节点发送第一标签映射Label Mapping消息,所述第一Label Mapping 消息带有正向隧道标识和正向伪线标签;第二节点接收到所述第一Label Mapping消息,建立所述正向伪线标签与所 述正向隧道标识对应的隧道标签之间的正向伪线映射关系。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建立伪线映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其它节点发送的带有正向隧道标识和正向伪线标签的 第一Label Mapping消息;映射单元,用于建立所述正向伪线标签与所述正向隧道标识对应的隧道标 签之间的正向伪线映射关系。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节点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发送第一标签映射Label Mapping消息,所述第一Label Mapping消息带有正向隧道标识和正向伪线标签。由上述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标 签映射消息中增加隧道标识来保证两个PE的伪线映射到同一个双向隧道中,从 而保证双向业务延时、抖动等参数的一致性,而且在伪线出现故障的情况能够 节省带宽。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伪线建立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述的建立伪线映射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的PE A和PE B的连接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所述的建立伪线映射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的PE A和PE B的连接图。 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所述的建立伪线映射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建立伪线映射装置的结构图。 图8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节点装置的结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伪线建立的方法,该方法将隧道标识和伪线标 签加入到Label Mapping消息中,从而使得PE在根据Label Mapping消息建立伪 线映射的时候,才艮据LabelMapping消息中的隧道标识和伪线标签将伪线映射到 同一个双向隧道中,从而保证双向业务延时、抖动等参数的一致性。为更好的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所述的方法,现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 施方式所述的方法进行说明6实施例l: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建立伪线映射的方法,为了叙述的方便,设第一节点为PEA,第二节点为PEB,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图2所 示,包括步骤21、 PE A发送第一LabelMapping消息,所述第一Label Mapping消息带 有正向隧道标识和正向伪线标签;该步骤中的第一Label Mapping消息带有正向隧道标识的实现方法可以为 在Label Mapping消息的伪线标识类型长度1直(Pseudowire identifier Type, Length, Value , PWid TLV)对象中增加隧道标识域,该隧道标识域用于携带 正向隧道标识,当然隧道标识也可以加载在第一Label Mapping消息的其它位 置,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并不局限隧道标识的具体位置,只需第一Label Mapping消息中携带有正向隧道标识即可。本实施例中的伪线标签可以为,在运营商骨干4乔4妄-流量工程(Provider Backbone Bridging — Traffic Engineering, PBB-TE )网络中可以为业务实例标 识(Service Instance Identifier, I-SID),在多协议标签交换/传送多协议标签交 换(MPLS/T-MPLS: Multiple 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Transport MPLS )网络中 可以为MPLS PW标签(MPLS PW Label),当然在实际情况中也可以是其它的 伪线标签,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不局限该伪线标签的具体形式。本实施例中的隧道标识可以为,在PBB-TE中为以太网交换路径标识 (Ethernet Switching Path Identification, ESP ID );在MPLS/T-MPLS中为标签 交换路径标识(LSP Identification, LSP ID )。步骤22、 PE B接收到所述第一Label Mappin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立伪线映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节点发送第一标签映射Label Mapping消息,所述第一Label Mapping消息带有正向隧道标识和正向伪线标签; 第二节点接收到所述第一Label Mapping 消息,建立所述正向伪线标签与所述正向隧道标识对应的隧道标签之间的正向伪线映射关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立伪线映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第一节点发送第一标签映射Label Mapping消息,所述第一Label Mapping消息带有正向隧道标识和正向伪线标签;第二节点接收到所述第一Label Mapping消息,建立所述正向伪线标签与所述正向隧道标识对应的隧道标签之间的正向伪线映射关系。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第二节点发送第二Label Mapping消息,所述第二Label Mapping消息带有反 向伪线标签以及才艮据所述正向隧道标识确定的反向隧道标识;第一节点接收到所述第二Label Mapping消息后,建立所述反向伪线标签与 所述反向隧道标识对应的隧道标签之间的反向伪线映射关系。。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隧道标识为 在运营商骨干桥接-流量工程网络中为以太网交换路径标识;在多协议标签交换/传送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中为标签交换路径标识。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多协议标签交换/传送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中,所述正向隧道标识和所述 反向隧道标、i只相同。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伪线标签为在运营商骨干桥接-流量工程网络中为骨干业务实例标识或多协议标签交 换伪线标签;在多协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昊董继雄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