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密车身梁类构件加工用翻边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9200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7 00:0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精密车身梁类构件加工用翻边模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侧板,所述支撑侧板的顶端转动配合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侧外部固定连接有延伸盘,所述延伸盘的一侧贴合有夹持片,所述支撑侧板的内侧中部上方均固定连接有油罐,所述油罐的内部一侧密封配合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一侧和夹持片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本技术,设置有下压杆、油管、油罐、延伸盘和夹持片,下压杆对油管的内部液压油实现推动操作,将其通过油管并流通至油罐的内部,对密封圈实现推动,将夹持片和延伸盘抵触贴合,达到夹持操作,能够实现根据所需不同位置的转动均能够实现夹持锁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身梁构件加工翻面,特别涉及一种精密车身梁类构件加工用翻边模具


技术介绍

1、车身结构指构成车身整体的各个部件的布置形式以及部件之间装配的方式。按车身承受负荷的方式,车身结构可分为:非承载式、承载式及半承载式三种类型。

2、现有技术中的车身梁构件在加工时需要进行打胶以及焊接打磨等各种工序,但是在车身梁构件加工一面完成后需要进行翻转至另一面或另一侧面进行再次加工等操作,传统的方式采用工作人员抬起翻转,由于车身梁结构较重,每次操作都存在劳累以及复杂操作,如采用设备操作大多数都是在指定的限位孔进行锁紧,造成无法根据所需加工面进行限位,存在使用局限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密车身梁类构件加工用翻边模具,夹持片和延伸盘抵触贴合,达到夹持操作,能够实现根据所需不同位置的转动均能够实现夹持锁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精密车身梁类构件加工用翻边模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侧板,所述支撑侧板的顶端转动配合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精密车身梁类构件加工用翻边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侧板(2),所述支撑侧板(2)的顶端转动配合有转动杆(9),所述转动杆(9)的一侧外部固定连接有延伸盘(10),所述延伸盘(10)的一侧贴合有夹持片(8),所述支撑侧板(2)的内侧中部上方均固定连接有油罐(7),所述油罐(7)的内部一侧密封配合有密封圈(12),所述密封圈(12)的一侧和夹持片(8)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密车身梁类构件加工用翻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板(3),所述转动板(3)的内部中处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密车身梁类构件加工用翻边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侧板(2),所述支撑侧板(2)的顶端转动配合有转动杆(9),所述转动杆(9)的一侧外部固定连接有延伸盘(10),所述延伸盘(10)的一侧贴合有夹持片(8),所述支撑侧板(2)的内侧中部上方均固定连接有油罐(7),所述油罐(7)的内部一侧密封配合有密封圈(12),所述密封圈(12)的一侧和夹持片(8)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密车身梁类构件加工用翻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板(3),所述转动板(3)的内部中处转动连接有螺纹杆(6),所述螺纹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精密车身梁类构件加工用翻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6)的中部上方螺纹连接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的一侧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上夹持板(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晓龙陈鑫张权
申请(专利权)人:冠岳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