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钛及钛合金棒、线材复合生产工艺及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84246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6 2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钛及钛合金棒、线材复合生产工艺及生产线,由纵向依次连接的加热炉、输送辊道Ⅰ、二辊式高强度短应力线粗轧机机组、输送辊道Ⅱ、1#飞剪、第一阶段二辊式高强度短应力线中轧机机组、2#飞剪、第二阶段二辊式高强度短应力线中轧机机组、立活套Ⅰ、悬臂式重载辊环预精轧机机组、立活套Ⅱ、棒材测径仪、夹送辊Ⅰ、3#飞剪、分钢器将生产线分成钛及钛合金线材生产线;本发明专利技术棒、线材生产线全线采用计算机系统控制,控制水平先进,自动化程度高;轧线采用了轧件在粗、中轧机机组间脱开轧制,在其余轧机机组连续轧制的典型的特殊棒、线材复合生产工艺,实现了全线无扭、微张力或无张力轧制,保证了产品的高精度和高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工业棒、线材生产,具体涉及一种钛及钛合金棒、线材复合生产工艺及生产线


技术介绍

1、钛及钛合金是20世纪中期才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结构金属,具有密度低、比强度高、耐高温、耐低温、耐酸碱腐蚀、无磁性、线膨胀系数小、阻尼性好和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宇航、医药、体育、电力、石化、冶金等领域,被称为继钢铁、铝之后崛起的“第三金属”;目前钛合金的研究正向着高性能化、低成本化的方向发展,但钛合金轧制技术还不是很成熟,其产品难以满足高端市场的需求。

2、目前,国内主要是通过一种三辊y型连轧机来分别轧制钛及钛合金棒、线材,其缺点是该方法依赖三辊y型连轧机,不适合在传统的热连轧机组上使用,所得的棒坯尺寸较小,产品规格范围小、盘卷单重不高;原因是:钛及钛合金其独特的原子结构与晶体组织结构,导致过程中难变形、难加工,已有的工艺技术一般采用分段式多火次加热轧制钛及钛合金线材,但无法实现大盘重,且轧制质量差、成本高,生产效率低;并且钛及钛合金的导热性特差,轧制时变形抗力产生的变形热不易传出,特别是轧制高强、高温钛合金时,金属内部极易出现过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钛及钛合金棒、线材复合生产线,其特征在于:由纵向依次连接的加热炉(1)、输送辊道Ⅰ(2)、二辊式高强度短应力线粗轧机机组(3)、输送辊道Ⅱ(4)、1#飞剪(5)、第一阶段二辊式高强度短应力线中轧机机组(6)、2#飞剪(7)、第二阶段二辊式高强度短应力线中轧机机组(8)、立活套Ⅰ(9)、悬臂式重载辊环预精轧机机组(10)、立活套Ⅱ(11)、棒材测径仪(12)、夹送辊Ⅰ(13)、3#飞剪(14)、分钢器(15)将生产线分成钛及钛合金线材生产线;钛及钛合金棒材生产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钛及钛合金棒、线材复合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精轧机机组中出现堆钢事故时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钛及钛合金棒、线材复合生产线,其特征在于:由纵向依次连接的加热炉(1)、输送辊道ⅰ(2)、二辊式高强度短应力线粗轧机机组(3)、输送辊道ⅱ(4)、1#飞剪(5)、第一阶段二辊式高强度短应力线中轧机机组(6)、2#飞剪(7)、第二阶段二辊式高强度短应力线中轧机机组(8)、立活套ⅰ(9)、悬臂式重载辊环预精轧机机组(10)、立活套ⅱ(11)、棒材测径仪(12)、夹送辊ⅰ(13)、3#飞剪(14)、分钢器(15)将生产线分成钛及钛合金线材生产线;钛及钛合金棒材生产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钛及钛合金棒、线材复合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精轧机机组中出现堆钢事故时直接通过分钢器(15)将轧件导入临时卷取机ⅰ(16)的事故集卷区。

3.一种钛及钛合金棒、线材复合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使用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产线进行生产加工,生产工艺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钛及钛合金棒、线材复合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纯钛坯料的加热温度为700~950℃,钛合金坯料的加热温度为800~10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磊肖勇张利明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威科多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