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结构安装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行车梁更换方法。
技术介绍
1、对于行车梁更换工程,其施工质量对后期行车的运行有着关键性的影响,现有的行车梁更换方案施工周期较长。
2、因此,需要提出一种可以提高施工效率的行车梁更换方案。
3、需要说明的是,公开于该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专利技术一般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车梁更换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行车梁更换方案施工周期较长导致效率较低的问题。
2、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行车梁更换方法,包括:
3、在原滑触线的接口位置将其两端接口拆除,将滑触线在吊车梁端头1.5米范围内断开,随吊车梁拆除同步吊装施工;
4、在吊车梁上挂设临时挂架,作为施工人员拆除切割滑触线的操作平台,操作平台生根点为已有吊车梁,焊接于吊车梁上翼缘;
5、在地面吊车梁吊装之前,将滑触线支架安装到位,并调整安装螺栓的位置;
6、调整好之后,将安装螺栓拧紧,并涂装;
7、行车梁吊装到位,并且将其水平支撑和制动系统安装到位后,再进行摩电道的安装;
8、利用行车梁挂设临时挂架,临时挂架生根于吊车梁上;
9、临时挂架安装到位后,施工人员由行车梁上下至吊笼内,进行作业;
10、在所能触及的滑
11、进行绝缘子安装、滑触线膨胀补偿装置安装。
12、可选地,安装所述摩电道时,所述安装螺栓根据其滑触线支架与行车梁的轴线尺寸进行适调整。
13、可选地,所述摩电道安装时按照原有接头位置进行控制。
14、可选地,所述滑触线按照以下方式安装:
15、在地面按滑触线的设计长度与选用线数展开扁铜线,并将所述扁铜线平整校直;
16、将塑料槽逐段套入所述扁铜线,再从端头开始逐段拼接;
17、将组装好的滑触线根据吊车梁轴线分段提升至支架高度,然后套入吊挂螺丝,初步固定好之后即可对滑触线进行调整;
18、调整完成后,将悬挂螺丝进行固定。
19、可选地,所述扁铜线长度不够时,在塑料槽拼接处进行连接,或将铜线进行焊接。
20、可选地,所述滑触线与吊车梁轨道中心及高度的偏差在预设的设计范围内。
21、可选地,还包括:
22、整体轨道随吊车梁同步拆除,在吊车梁端头1.5米位置将轨道切断,然后通过吊车梁拆除时,随同吊车梁吊装一同将轨道拆除,并吊装至地面。
23、可选地,吊车梁加工厂根据轨道排版图预先将压轨器焊接在吊车梁上,现场进行轨道安装。
24、可选地,所述轨道安装在行车梁系统安装完成后,用钢丝绳将轨道捆绑后,吊运至吊车梁上安装点以进行安装。
25、可选地,所述轨道安装按照轨道排版进行安装。
26、可选地,将轨道安装到位后,用鱼尾板将轨道进行连接,并将压轨器安装螺栓安装到位。
27、可选地,在所述安装螺栓安装到位后,对轨道跨距、轴线、标高等数据进行测量,根据实测数据再对轨道进行调整,调整好之后再次进行复测,达到预设要求后,再对连接点的螺栓进行紧固,完成轨道的安装。
28、可选地,轨道压轨器沿轨道两侧对称设置,安装中心间距为500mm,在轨道接头位置设双倍压轨器。
29、可选地,所述轨道压轨器与吊车梁接触面在施焊前,先进行打磨、除漆、除锈,然后点焊固定。
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1、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行车梁更换方法有效消除以往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质量。
32、2、通过摩电道安装时严格按照原有接头位置进行控制,以防止接口出现较大偏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车梁更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车梁更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安装所述摩电道时,所述安装螺栓根据其滑触线支架与行车梁的轴线尺寸进行适调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车梁更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摩电道安装时按照原有接头位置进行控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车梁更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触线按照以下方式安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行车梁更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扁铜线长度不够时,在塑料槽拼接处进行连接,或将铜线进行焊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行车梁更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触线与吊车梁轨道中心及高度的偏差在预设的设计范围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车梁更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行车梁更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吊车梁加工厂根据轨道排版图预先将压轨器焊接在吊车梁上,现场进行轨道安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行车梁更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安装在行车梁系统安装完成后,用钢丝绳将轨道捆绑后,吊运至吊车梁上安装点以进行安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车梁更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车梁更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安装所述摩电道时,所述安装螺栓根据其滑触线支架与行车梁的轴线尺寸进行适调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车梁更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摩电道安装时按照原有接头位置进行控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车梁更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触线按照以下方式安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行车梁更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扁铜线长度不够时,在塑料槽拼接处进行连接,或将铜线进行焊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行车梁更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触线与吊车梁轨道中心及高度的偏差在预设的设计范围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车梁更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行车梁更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吊车梁加工厂根据轨道排版图预先将压轨器焊接在吊车梁上,现场进行轨道安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行车梁更换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旭,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钢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