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片钝化镀膜装置及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57938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6 2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片钝化镀膜装置及设备,涉及太阳能电池片钝化镀膜技术领域,用于对堆叠的电池片切面钝化,包括外壳和在外壳内转动的旋转系统,所述旋转系统包括旋转平台;所述电池片可拆卸的固定在旋转平台上,所述旋转平台带动电池片旋转。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旋转平台带着堆叠的电池片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可以将进入到相邻之间两个电池片之间缝隙内的钝化原料甩出到缝隙外,有效的避免钝化原料在相邻电池片缝隙之间的堆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片钝化镀膜,尤其涉及太阳能电池片钝化镀膜装置及设备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切半组件、叠瓦组件等新型组件技术的兴起,在制作组件时需要将一块电池分割成两片或多片。工业应用时分割太阳能电池的方式一般有激光刻划加机械裂片、热激光低损伤裂片等方式。电池裂开的断面表面复合速率很大,会对太阳能电池的电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例如用激光划片方式将topcon太阳能电池一分为二后,其半片电池因边缘复合增加,转化效率会降低0.2-0.3%,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更高,经过激光裂片后效率降低更多。激光裂片导致的太阳能电池效率降低直接将导致组件功率降低。

2、钝化镀膜是指通过沉积的方式在电池片表面形成一层钝化膜,从而起到降低少子复合、提供场钝化效应、降低反射率的作用。随着n型硅片质量和电池效率越来越高,切割的损失也越来越大,切片后电池片切面的钝化镀膜也变得更加重要。

3、现有的太阳能电池片在钝化镀膜时存在如下问题: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需将电池片堆叠后进行切面钝化镀膜。但印刷后的电池片正背面的金属栅线高度通常有10-30μm,这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电池片钝化镀膜装置,用于对堆叠的电池片(4)切面钝化,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和在外壳(1)内转动的旋转系统,所述旋转系统包括旋转平台(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片钝化镀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系统还包括在所述旋转平台(2)上沿圆周方向放置的多个固定部(3),所述电池片(4)可拆卸的固定在固定部(3)上,所述旋转平台(2)通过转动带动多个固定部(3)进行转动,以使电池片(4)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片钝化镀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3)包括用于夹持堆叠的多个所述电池片(4)两侧的第一软胶层(1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电池片钝化镀膜装置,用于对堆叠的电池片(4)切面钝化,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和在外壳(1)内转动的旋转系统,所述旋转系统包括旋转平台(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片钝化镀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系统还包括在所述旋转平台(2)上沿圆周方向放置的多个固定部(3),所述电池片(4)可拆卸的固定在固定部(3)上,所述旋转平台(2)通过转动带动多个固定部(3)进行转动,以使电池片(4)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片钝化镀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3)包括用于夹持堆叠的多个所述电池片(4)两侧的第一软胶层(19),以使第一软胶层(19)形变贴合堆叠的多个所述电池片(4)两侧进行夹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片钝化镀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3)还包括与旋转平台(2)相连接的底板(9)、固定在底板(9)上的多个第一弹性伸缩杆(10)和固定在多个所述第一弹性伸缩杆(10)一端的承托板(11),所述底板(9)的两侧均通过多个第二弹性伸缩杆(12)连接设有侧板组件(13),所述承托板(11)的两端均铰接有与侧板组件(13)相铰接的推拉杆(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片钝化镀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组件(13)包括第一侧板(15)、第二侧板(16)和第一弹簧(17),所述第一侧板(15)的一侧设有第一滑动槽(18),所述第二侧板(16)滑动设置在第一滑动槽(18)内,所述第二侧板(16)的一端通过第一弹簧(17)与第一滑动槽(18)的侧壁相连接,所述推拉杆(14)与第二侧板(16)铰接,所述第二侧板(16)的一侧与第一软胶层(19)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片钝化镀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15)的一侧转动连接设有齿轮(20),所述第二侧板(16)的一侧转动连接设有能够与齿轮(20)一侧边缘位置转动连接的牵引杆(21),所述第一侧板(15)的上侧滑动设有上压紧板(22),所述上压紧板(22)的一端连接设有与齿轮(20)啮合的齿条(2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片钝化镀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15)的上侧设有第二滑动槽(24),所述上压紧板(22)在第二滑动槽(24)内滑动,所述第二滑动槽(24)的两侧设有限位槽(25),所述上压紧板(22)上设有与限位槽(25)相配合的限位板(2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运宇张良方士祺韩培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钧乾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