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78228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6 23:55
本技术涉及滚针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滚针,包括把手和针筒,针筒转动设置在把手的一端,把手的一端设有安装架,安装架的内部两侧对称设有侧板,侧板中心位置处与安装架转动连接,针筒的两端转动设置在两个侧板之间的一端上,两个侧板之间远离针筒的一端转动设有涂抹辊,涂抹辊内部设有储料槽,涂抹辊侧壁上设有与内部储料槽连通设置的出料孔,侧板中心位置处与安装架之间通过驱动机构驱动设置。本技术通过侧板、驱动机构、针筒和涂抹辊的配合,便于通过对驱动机构驱动,实现对针筒与涂抹筒的快速切换,便于针筒与涂抹辊的交替操作,设置的涂抹辊,节省了工作人员手动涂抹的劳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滚针,尤其涉及一种滚针。


技术介绍

1、滚针是微针的一种,在滚筒上面分布着密密麻麻的无菌小针头,这个针非常的细小,滚在我们的皮肤上,打开皮肤通道,把皮肤所需要的成分注入皮内,使皮肤组织直接快速地吸收后发挥作用。

2、如专利号为“cn214912626u”的一种皮肤滚针。所述皮肤滚针包括:可滚动的滚筒,所述滚筒的圆柱面周向连接多个针体;滚针调节层,覆盖于所述滚筒的圆柱面上,所述多个针体穿过所述滚针调节层。本技术解决了皮肤滚针的针体长度不可调节的问题。

3、现有技术是仅采用滚针刺破皮肤,没有涂抹装置,而在滚针使用前,需要在皮肤上涂抹药物,再使用滚针刺破皮肤将药物带入皮肤,一般情况下医护人员通过戴手套涂抹药物,或是涂抹上后使用刷子等将其涂抹均匀,工作人员戴手套操作后,需要更换手套进行拿取滚针操作,而使用另外的工具涂抹时,需要频繁在工具与滚针之间来回更换,在滚针使用后也需要再涂抹上一层药物,若是滚针使用的皮肤面积较大,则工具的更换频率较大,操作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滚针,包括把手(1)和针筒(2),所述针筒(2)转动设置在所述把手(1)的一端,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2)和涂抹辊(5)的两端均通过转轴(8)与所述侧板(4)内侧两端转动连接,所述侧板(4)中心位置处设有中心轴(9),所述中心轴(9)两端与所述侧板(4)联动设置,所述中心轴(9)与所述针筒(2)和涂抹辊(5)互不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滚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端块(10)、转盘(11)和调节块(13),所述端块(10)设置在一个所述安装架(3)外侧,所述端块(10)为中空结构,所述转盘(11)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滚针,包括把手(1)和针筒(2),所述针筒(2)转动设置在所述把手(1)的一端,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2)和涂抹辊(5)的两端均通过转轴(8)与所述侧板(4)内侧两端转动连接,所述侧板(4)中心位置处设有中心轴(9),所述中心轴(9)两端与所述侧板(4)联动设置,所述中心轴(9)与所述针筒(2)和涂抹辊(5)互不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滚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端块(10)、转盘(11)和调节块(13),所述端块(10)设置在一个所述安装架(3)外侧,所述端块(10)为中空结构,所述转盘(11)转动设置在所述端块(10)内,所述中心轴(9)的一端贯穿所述侧板(4)、安装架(3)并与所述转盘(11)中心位置处联动设置,所述调节块(13)联动设置在所述转盘(11)远离所述中心轴(9)的一面,所述中心轴(9)与所述安装架(3)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滚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11)的外侧对称设有两个限位槽(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竟杨倩怡吴凤玲朱杨柳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高新米兰柏羽医学美容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