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辊道窑烧制陶瓷制品的新型框架式窑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7741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6 23:54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辊道窑烧制陶瓷制品的新型框架式窑具,设有柱身与底座连体的立柱,所述柱身纵向并列设有二列位置错开设置用于架设主梁的层架通孔;至少四根的偶数根立柱移动式放置在底板上,每根主梁沿平行于辊道窑前进方向水平架设在两根立柱的层架通孔上,在每层主梁上架设有与主梁垂直的垫板。具有结构稳定性好、移动方便的优点,尤其适用于日用陶瓷、工艺陶瓷等陶瓷制品在辊道窑的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辊道窑烧制陶瓷制品的新型框架式窑具


技术介绍

1、中国专利cn212362850u公开一种陶瓷烧制用组合支撑架,包括四个组装式支柱和若干棚板,若干棚板上下层叠,四个支柱对称分布在棚板的前后两侧,支撑横杆与支柱垂直,且支撑横杆的两端分别与位于棚板前侧和位于棚板后侧的支柱连接,棚板上设有若干贯穿棚板的棚板孔,且棚板孔为水平通孔,下通气孔和上通气孔均与棚板孔连通,且与同一个棚板孔连通的下通气孔和上通气孔交错与该棚板孔连通。这种支撑架采用组合结构,支柱与棚板逐层层叠架设,其不适用于日用陶瓷、工艺陶瓷等陶瓷制品在辊道窑的烧制,而且,其结构极不稳定,易发生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烧制日用陶瓷、工艺陶瓷等陶瓷制品的用于辊道窑的新型框架式窑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日用陶瓷、工艺陶瓷等陶瓷制品烧制的结构稳定性问题。

2、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辊道窑烧制陶瓷制品的新型框架式窑具,设有柱身与底座连体的立柱,所述柱身纵向并列设有二列位置错开设置用于架设主梁的层架通孔;至少四根的偶数根立柱移动式放置在底板上,每根主梁沿平行于辊道窑前进方向水平架设在两根立柱的层架通孔上,在每层主梁上架设有与主梁垂直的垫板。

3、本技术,在柱身与底座的连结部位置,设有与连结部连体的支撑片。

4、本技术,同列的层架通孔的中心距相等,二列层架通孔错开的距离为同列相邻两个层架通孔中心距的二分之一。

5、本技术,采用柱身与底座连体的立柱支撑,解决用于辊道窑产品烧制的结构稳定性问题;立柱移动式放置在底板上,可以根据产品烧制实际需要,任意移动立柱供产品烧制空间需要而布置。本技术,具有结构稳定性好、移动方便的优点,尤其适用于日用陶瓷、工艺陶瓷等陶瓷制品在辊道窑的烧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辊道窑烧制陶瓷制品的新型框架式窑具,其特征在于:设有柱身(1)与底座(2)连体的立柱,所述柱身纵向并列设有二列位置错开设置用于架设主梁的层架通孔(3);至少四根的偶数根立柱移动式放置在底板(4)上,每根主梁(5)沿平行于辊道窑前进方向水平架设在两根立柱的层架通孔上,在每层主梁上架设有与主梁垂直的垫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辊道窑烧制陶瓷制品的新型框架式窑具,其特征在于:在柱身与底座的连结部位置,设有与连结部连体的支撑片(7)。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辊道窑烧制陶瓷制品的新型框架式窑具,其特征在于:同列的层架通孔的中心距相等,二列层架通孔错开的距离为同列相邻两个层架通孔中心距的二分之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辊道窑烧制陶瓷制品的新型框架式窑具,其特征在于:设有柱身(1)与底座(2)连体的立柱,所述柱身纵向并列设有二列位置错开设置用于架设主梁的层架通孔(3);至少四根的偶数根立柱移动式放置在底板(4)上,每根主梁(5)沿平行于辊道窑前进方向水平架设在两根立柱的层架通孔上,在每层主梁上架设有与主梁垂直的垫板(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鸿陈熠陈皇忠陈晓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热金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