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汽车,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车载终端内置电池的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车载终端需要在电动汽车主电瓶掉电的情况下需要继续工作一段时间,此时就需要在终端内置一块锂电池或镍氢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电池会有放电、充电和关机等模式应用,如果管理不当会导致电池不能正常工作,寿命降低,甚至影响整机性能等问题,所以对内置电池的智能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2、目前对电池的模式管理有两种,一种是简单的通过对电池电压进行adc分压检测,根据电池电压不同再控制相关的电源芯片进行使能和关闭。另一种通过昂贵的电源充放电管理ic进行专门的控制。
3、但是第一种方案过度依赖软件,而且精度低,如果软件崩溃就可能导致电池工作状态异常;另一种产品成本较高,而且软件开发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技术方案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精度高且成本低的车载终端内置电池的管理系统。
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载终端内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终端内置电池的管理系统,该管理系统应用于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内置电池、与内置电池的TEMP温度检测脚连接的比较器、MCU微处理器、第一三极管、D触发器、放电MOS场效应管、充电MOS场效应管、放电回路与充电回路;所述第一三极管一端接所述内置电池,一端与所述D触发器的D脚电连接,所述比较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内置电池电连接,输出端与所述D触发器的S脚电连接,所述MCU微处理器与所述D触发器的S脚电连接,所述D触发器的Q-脚电连接所述放电回路,所述D触发器的CP脚电连接所述充电回路;所述放电回路与所述放电MOS场效应管电连接,所述充电回路与所述充电MO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终端内置电池的管理系统,该管理系统应用于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内置电池、与内置电池的temp温度检测脚连接的比较器、mcu微处理器、第一三极管、d触发器、放电mos场效应管、充电mos场效应管、放电回路与充电回路;所述第一三极管一端接所述内置电池,一端与所述d触发器的d脚电连接,所述比较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内置电池电连接,输出端与所述d触发器的s脚电连接,所述mcu微处理器与所述d触发器的s脚电连接,所述d触发器的q-脚电连接所述放电回路,所述d触发器的cp脚电连接所述充电回路;所述放电回路与所述放电mos场效应管电连接,所述充电回路与所述充电mos场效应管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终端内置电池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内置电池的电压低于3v,且发动机点火信号kl15为打开状态时,所述d触发器的cp脚由低电平变高电平,所述放电回路不导通,所述放电mos场效应管也不导通,所述内置电池不通过所述放电mos场效应管给vout输出端放电;同时发动机点火信号kl15变为高电平,所述充电回路导通,所述充电mos场效应管导通,所述vin输入端通过所述充电mos场效应管给所述内置电池充电,从而使得所述控制系统进入充电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终端内置电池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内置电池的电压低于3v,且发动机点火信号kl15为关闭状态时,所述d触发器的cp脚由高电平变低电平,所述第一三极管不导通,此时所述d触发器的d脚输入高电平,所述d触发器的q-脚也输出低电平,所述放电回路被关闭;同时发动机点火信号kl15变为低电平,所述充电mos场效应管关闭,所述vin输入端不能通过所述充电mos场效应管给内置电池充电,从而使得所述控制系统进入关机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终端内置电池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内置电池的电压高于3v,且发动机点火信号kl15为打开状态时,所述d触发器的cp脚由低电平变高电平,所述放电回路不导通,所述放电mos场效应管也不导通,所述内置电池不通过所述放电mos场效应管给vout放电,所述放电回路被关闭;同时发动机点火信号kl15变为高电平,所述充电回路导通,所述充电mos场效应管也导通,所述vin输入端通过所述充电mos场效应管给内置电池充电,所述控制系统进入充电模式;当内置电池的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康,文军红,黄健平,何祥宇,
申请(专利权)人:联友智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