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上料的建筑工程用混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56998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6 23:5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上料的建筑工程用混料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混料组件,所述混料组件的底部贯穿至工作台的内部。本技术由使用者打开混料组件,启动电动推杆将移动料箱、定位杆向左侧移动,移动料箱带动螺旋输送设备向左侧移动,待螺旋输送设备的输出管移动至后混料组件的顶部后,停止电动推杆,将卡块沿轴销进行旋转,使卡块脱离移动杆的表面,然后通过移动杆推动展开板进行旋转使其表面与地面接触,然后操作人员即可通过推车将原料倒入移动料箱的内部,启动螺旋输送设备将移动料箱内部的建筑原料快速输送至混料组件的内部,具备可进行快速上料的优点,提高混料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具体为一种方便上料的建筑工程用混料装置


技术介绍

1、建筑工程,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而专利公开号为cn214810125u,公布了一种建筑工程用混料装置,本技术涉及混料装置
,该建筑工程用混料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上表面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支撑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液压杆,液压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水平支柱,水平支柱的左端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保护罩,电机保护罩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顶部与水平支柱的内腔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水平支柱的内腔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并且第二转轴通过皮带与第一转轴活动连接,第二转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该建筑工程用混料装置解决了混料结束后混料箱内壁会附着物料残渣,导致再次混合物料时掺杂其他杂质。

2、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该混料装置缺少上料结构,在使用时需要操作者人工将建筑物料搬运至混料装置的内部进行搅拌,此过程会耗费较多人力,且混料效率较低。p>

3、因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上料的建筑工程用混料装置,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混料组件(2),所述混料组件(2)的底部贯穿至工作台(1)的内部,所述工作台(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顶部的前侧与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4),所述电动推杆(4)的输出端通过轴销铰接有U型块(5),所述U型块(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料箱(6),所述移动料箱(6)右侧的底部通过连接块和轴销铰接有展开板(7),所述移动料箱(6)前侧与后侧的右侧均通过轴销铰接有卡块(8),所述展开板(7)的前侧与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杆(9),所述卡块(8)的右侧套设在移动杆(9)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上料的建筑工程用混料装置,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混料组件(2),所述混料组件(2)的底部贯穿至工作台(1)的内部,所述工作台(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顶部的前侧与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4),所述电动推杆(4)的输出端通过轴销铰接有u型块(5),所述u型块(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料箱(6),所述移动料箱(6)右侧的底部通过连接块和轴销铰接有展开板(7),所述移动料箱(6)前侧与后侧的右侧均通过轴销铰接有卡块(8),所述展开板(7)的前侧与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杆(9),所述卡块(8)的右侧套设在移动杆(9)的表面,所述移动料箱(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螺旋输送设备(10),所述螺旋输送设备(10)的顶部延伸至移动料箱(6)的顶部,所述螺旋输送设备(10)位于混料组件(2)的右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上料的建筑工程用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输送设备(10)表面的前侧与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远离螺旋输送设备(10)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霞
申请(专利权)人:临沂市罗庄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