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艇用保障设计领域,涉及一种能够实现多功能应用的艇回收卸载转运车,适用于中小型艇的泛水释放、回收、场地内转移,以及长途公路运输。
技术介绍
1、目前与本专利技术的形式较为接近的技术,为一种坞舱内小艇捕捉转运装置(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布号:cn114044111 a,申请号:202111367227.6)。该装置主要面向坞舱内小艇捕捉转运需要,包括行走小车,行走小车的一端设有动力舱与控制舱,动力舱与控制舱之间设有阻尼缓冲机构,行走小车的车身两侧对称分布有若干个伸缩托架,伸缩托架之间间隔分布有若干个夹持机构与固定支撑,固定支撑上设有绑扎系统,行走小车的下方设有系留固定系统,具体形式如图1所示。
2、针对现有技术,存在问题与缺点如下:
3、1)应用场景问题:现有技术主要用于坞舱,难以适应其他应用场景。
4、2)艇只布放回收问题:现有技术动力单元薄弱,牵引力不足,难以满足在一定坡度,不同地质(砂石、水泥、沙滩等)条件下的滩头实现艇的布放和回收。
5、3)公路运输问题:现有技术并非车辆,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艇用回收卸载转运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可连接牵引车(1)的半挂车(2)和设于所述半挂车(2)上的卸载及回收机构(3),所述卸载及回收机构(3)包括设于所述半挂车(2)两侧以便于艇只入水和落墩准确的限位装置(12)、设于所述半挂车(2)上并用于局部调整船艇位置的移动平台(11)、以及设于所述半挂车(2)上并用于牵引船艇的吊艇架(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艇用回收卸载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12)连接有液压油缸,可在艇只泛水释放时呈放到状态以便于艇只入水,可在船艇回收时呈竖立状态以将漂浮状态船艇位置限制在所述半挂车(2)正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艇用回收卸载转运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可连接牵引车(1)的半挂车(2)和设于所述半挂车(2)上的卸载及回收机构(3),所述卸载及回收机构(3)包括设于所述半挂车(2)两侧以便于艇只入水和落墩准确的限位装置(12)、设于所述半挂车(2)上并用于局部调整船艇位置的移动平台(11)、以及设于所述半挂车(2)上并用于牵引船艇的吊艇架(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艇用回收卸载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12)连接有液压油缸,可在艇只泛水释放时呈放到状态以便于艇只入水,可在船艇回收时呈竖立状态以将漂浮状态船艇位置限制在所述半挂车(2)正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艇用回收卸载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平台(11)包括设于所述半挂车(2)上的移动架(21),以及设于所述移动架(21)上的负重轮(22)、导向轮(23)、翻转臂(24)、第二油缸(25)、艇支撑块(26);所述负重轮(22)可将船艇局部重量传递给所述半挂车(2)并在所述半挂车(2)上纵向滚动位移,所述导向轮(23)用于所述移动平台(11)在所述半挂车(2)上的左右与上下限位,所述翻转臂(24)可配合所述第二油缸(25)动作实现艇只首部的举升、下降动作,所述艇支撑块(26)可支撑艇只,并可多向调节以适应不同艇型,所述负重轮(22)用于将船艇局部重量传递给所述半挂车(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艇用回收卸载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艇架(10)设于所述半挂车(2)一端,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半挂车(2)上的门型吊架(18)、设于所述门型吊架(18)一侧的起吊绞盘(16)、设于所述门型吊架(18)与所述起吊绞盘(16)之间并连接所述门型吊架(18)中部的第一油缸(17)、设于所述门型吊架(18)顶部的滑轮组(19)、以及经过所述滑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晓立,王志斌,韩灿,郭涵慧,任毅,陈曦,金瑞琪,方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八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