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低气压等离子体环境同轴电缆转接器电极打火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56439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6 2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解决低气压等离子体环境同轴电缆转接器电极打火的装置,涉及同轴电缆转接器领域,解决了真空舱内低气压等离子体环境中高电压大电流传输同轴电缆至穿舱分立电极柱的转接器高压打火和绝缘保护能力提升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两个电极绝缘匣内的电极块对同轴电缆夹持;电极绝缘匣设置于中间绝缘块两端,同轴电缆从中间绝缘块中穿过;电极绝缘匣和中间绝缘块上端嵌入到绝缘盖盒中,同轴电缆的一端从绝缘盖盒中伸出;中间绝缘块和绝缘盖盒均通过绝缘固定结构固定在真空罐体内壁上;穿壁电极穿过真空罐体内壁和电极块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使转接器能够满足低气压、等离子体、电磁波和高电压条件下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同轴电缆转接器,具体为一种解决低气压等离子体环境同轴电缆转接器电极打火的装置


技术介绍

1、高电压大电流脉冲线圈是磁约束等离子体装置的重要部件之一。等离子体实验通常是在高真空条件下通过气体电离产生等离子体的。在真空舱内,脉冲线圈在脉冲功率电源的激励下产生强磁场或电离工作气体产生等离子体。等离子体被强磁场约束并随磁场的增加而向远离线圈的方向运动,随磁场的减弱而向靠近线圈方向运动。为了实现高的磁场峰值,脉冲激励电流峰值通常需要达到几十千安甚至上百千安的量级。大电流脉冲功率系统中,线圈负载到脉冲功率电源间通常采用同轴电缆实现电流传输。同轴电缆可以有效避免大电流单芯电缆间的电磁力,并能实现有效的电磁屏蔽。真空舱内电流传输使用的同轴电缆是由同轴的内芯电缆和外芯电缆实现电流一进一出的传输。位于真空舱外的脉冲功率源的正负极需要通过穿舱机构实现与真空舱内的负载电路相连。为了满足大电流脉冲电路的穿舱需求,通常在真空舱的法兰上安装满足气密性要求的穿舱电极,其上安装电流传输使用的电极柱,同时,电极柱间距满足高压放电的绝缘要求,通常电极柱间距需要达到十几厘米至几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解决低气压等离子体环境同轴电缆转接器电极打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电极绝缘匣、中间绝缘块(19)、绝缘盖盒(21)、同轴电缆(7)和绝缘固定结构,电极绝缘匣内设置有若干电极块;若干电极块对同轴电缆(7)进行夹持;两个电极绝缘匣分别设置于中间绝缘块(19)的左右两端,同轴电缆(7)从中间绝缘块(19)中穿过;两个电极绝缘匣和中间绝缘块(19)上端嵌入到绝缘盖盒(21)的下端,同轴电缆(7)的一端从绝缘盖盒(21)中伸出;中间绝缘块(19)和绝缘盖盒(21)均通过绝缘固定结构固定设置在真空罐体内壁上;两个穿壁电极穿过真空罐体内壁和绝缘固定结构并分别和一个电极绝缘匣内的电极块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解决低气压等离子体环境同轴电缆转接器电极打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电极绝缘匣、中间绝缘块(19)、绝缘盖盒(21)、同轴电缆(7)和绝缘固定结构,电极绝缘匣内设置有若干电极块;若干电极块对同轴电缆(7)进行夹持;两个电极绝缘匣分别设置于中间绝缘块(19)的左右两端,同轴电缆(7)从中间绝缘块(19)中穿过;两个电极绝缘匣和中间绝缘块(19)上端嵌入到绝缘盖盒(21)的下端,同轴电缆(7)的一端从绝缘盖盒(21)中伸出;中间绝缘块(19)和绝缘盖盒(21)均通过绝缘固定结构固定设置在真空罐体内壁上;两个穿壁电极穿过真空罐体内壁和绝缘固定结构并分别和一个电极绝缘匣内的电极块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决低气压等离子体环境同轴电缆转接器电极打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电缆(7)上套设有内芯接头(8)和外芯接头(9),电极块通过内芯接头(8)和外芯接头(9)对同轴电缆(7)进行夹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决低气压等离子体环境同轴电缆转接器电极打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绝缘匣包括主体(14)和两个挡板(15),主体(14)包括绝缘套管和u型壳,u型壳侧壁上设置有通孔并与绝缘套管连通;u型壳前后两端设置有挡板(15),形成一侧开放的矩形盒体,若干电极块设置在矩形盒体中;穿壁电极穿过绝缘套管和电极块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解决低气压等离子体环境同轴电缆转接器电极打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电缆(7)和绝缘固定结构之间对应内芯接头(8)和外芯接头(9)中间的位置设置有两个绝缘支撑块(20)。

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秋月毛傲华肖青梅张仲麟杨肖易艾昕谭力徐风雨王晓钢李立毅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