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铜线退火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6364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6 23:46
本技术涉及铜线退火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高效的铜线退火机组,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底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中左侧固定安装有冷却箱,所述冷却箱的左侧上方固定安装有加热箱,所述支撑板顶部中右侧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导向组件,所述支撑板顶部右侧的前方与后方均固定连接有竖板,两个所述竖板相对的一侧的中心处之间转动连接有收卷辊;该退火机组在使用时通过导向组件对退火冷却后的铜线进行导向后再收卷,这样就可以使得铜线不易被扯断,且可以在收卷辊上进行较为均匀的缠绕,从而避免铜线在收卷时发生相互缠绕的现象,且提高了铜线的收卷效率,进而使得该退火机组使用方便且实用性较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铜线退火,更具体的说是一种高效的铜线退火机组


技术介绍

1、铜线材经过拉制工序后,铜线内部产生了残余内应力,外部表现为铜线变硬、变脆,需要通过必要的热处理工序来消除这种内应力和恢复铜线的综合性能,这一过程通常就是对铜线进行退火处理,然后需要进行水冷并收卷。但是,现有的大多数高效的铜线退火机组在进行退火收卷的过程中,经常出现铜线被扯断的现象,使得工作人员将电机和电源关掉,将铜线重新接上后继续收卷,进而增大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尤其是不能对铜线进行均匀缠绕,使得铜线在收线时发生相互缠绕,且使得工作不得不将铜线捋顺后再进行收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的铜线退火机组,能够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更具体的说是一种高效的铜线退火机组,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底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中左侧固定安装有冷却箱,所述冷却箱的左侧上方固定安装有加热箱,所述支撑板顶部中右侧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导向组件,所述支撑板顶部右侧的前方与后方均固定连接有竖板,两个所述竖板相对的一侧的中心处之间转动连接有收卷辊,后方所述竖板后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二,且所述电机二的输出端贯穿后方所述竖板的后表面,且与所述收卷辊的后端固定连接。

3、更进一步的,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壳体内部中心处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部左右两侧的上方均开设有左右贯穿式的通槽,所述通槽内部前后两表面的上方与下方均开设有插槽,每两个相对的所述插槽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外表面贯穿有导向轮,且所述导向轮与所述转动杆活动连接,所述安装槽内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内部开设有内槽,所述内槽内部上表面与所述安装槽内部相通,所述内槽内部后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内槽内部前表面开设有插孔,所述螺纹杆的前端插接在所述插孔内部,且通过轴承与所述螺纹杆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内螺纹套筒,所述内螺纹套筒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顶端贯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且固定连接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内部中心处开设有左右贯穿式的导向孔,所述内槽内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且两个所述滑块相对的一侧均与所述内螺纹套筒外表面固定连接。

4、更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孔与左侧两个所述导向轮之间和右侧两个所述导向轮之间相对应。

5、更进一步的,外部所述铜线贯穿所述加热箱与所述冷却箱由所述导向组件导向后和所述收卷辊安装。

6、更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箱与所述冷却箱和所述电机二均和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7、更进一步的,所述电机一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8、本技术一种高效的铜线退火机组的有益效果为:

9、该退火机组在使用时通过导向组件对退火冷却后的铜线进行导向后再收卷,这样就可以使得铜线不易被扯断,且可以在收卷辊上进行较为均匀的缠绕,从而避免铜线在收卷时发生相互缠绕的现象,且提高了铜线的收卷效率,进而使得该退火机组使用方便且实用性较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的铜线退火机组,包括工作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2)底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所述支撑板(1)顶部中左侧固定安装有冷却箱(3),所述冷却箱(3)的左侧上方固定安装有加热箱(4),所述支撑板(1)顶部中右侧固定连接有壳体(5),所述壳体(5)内部设置有导向组件(6),所述支撑板(1)顶部右侧的前方与后方均固定连接有竖板(7),两个所述竖板(7)相对的一侧的中心处之间转动连接有收卷辊(8),后方所述竖板(7)后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二(9),且所述电机二(9)的输出端贯穿后方所述竖板(7)的后表面,且与所述收卷辊(8)的后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铜线退火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6)包括开设在所述壳体(5)内部中心处的安装槽(601),所述安装槽(601)内部左右两侧的上方均开设有左右贯穿式的通槽(608),所述通槽(608)内部前后两表面的上方与下方均开设有插槽(615),每两个相对的所述插槽(615)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杆(609),所述转动杆(609)外表面贯穿有导向轮(610),且所述导向轮(610)与所述转动杆(609)活动连接,所述安装槽(601)内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02),所述固定板(602)内部开设有内槽(603),所述内槽(603)内部上表面与所述安装槽(601)内部相通,所述内槽(603)内部后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一(614),所述电机一(614)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604),所述内槽(603)内部前表面开设有插孔(605),所述螺纹杆(604)的前端插接在所述插孔(605)内部,且通过轴承与所述螺纹杆(604)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604)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内螺纹套筒(613),所述内螺纹套筒(613)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607),所述连接杆(607)顶端贯穿所述固定板(602)的顶部,且固定连接有导向块(611),所述导向块(611)内部中心处开设有左右贯穿式的导向孔(612),所述内槽(603)内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槽(606),所述滑槽(606)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616),且两个所述滑块(616)相对的一侧均与所述内螺纹套筒(613)外表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的铜线退火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孔(612)与左侧两个所述导向轮(610)之间和右侧两个所述导向轮(610)之间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铜线退火机组,其特征在于:外部所述铜线贯穿所述加热箱(4)与所述冷却箱(3)由所述导向组件(6)导向后和所述收卷辊(8)安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铜线退火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箱(4)与所述冷却箱(3)和所述电机二(9)均和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的铜线退火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一(614)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的铜线退火机组,包括工作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2)底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所述支撑板(1)顶部中左侧固定安装有冷却箱(3),所述冷却箱(3)的左侧上方固定安装有加热箱(4),所述支撑板(1)顶部中右侧固定连接有壳体(5),所述壳体(5)内部设置有导向组件(6),所述支撑板(1)顶部右侧的前方与后方均固定连接有竖板(7),两个所述竖板(7)相对的一侧的中心处之间转动连接有收卷辊(8),后方所述竖板(7)后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二(9),且所述电机二(9)的输出端贯穿后方所述竖板(7)的后表面,且与所述收卷辊(8)的后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铜线退火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6)包括开设在所述壳体(5)内部中心处的安装槽(601),所述安装槽(601)内部左右两侧的上方均开设有左右贯穿式的通槽(608),所述通槽(608)内部前后两表面的上方与下方均开设有插槽(615),每两个相对的所述插槽(615)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杆(609),所述转动杆(609)外表面贯穿有导向轮(610),且所述导向轮(610)与所述转动杆(609)活动连接,所述安装槽(601)内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02),所述固定板(602)内部开设有内槽(603),所述内槽(603)内部上表面与所述安装槽(601)内部相通,所述内槽(603)内部后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一(61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跃伟
申请(专利权)人:桐乡市金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