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制氢平台用风力发电机组叶片、风力发电机组及海上制氢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6352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6 23:46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存在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海上制氢平台用风力发电机组叶片,包括:叶片壳体,具有根部区域和尖部区域;循环流道,形成于所述叶片壳体的内腔,且沿所述叶片壳体长度方向延伸,用于热气流循环流动;所述循环流道中的热气流由中部流入,由两侧流出。所述内腔位于所述尖部区域处设有第一引流部,以适于从所述出口端流出的热气流经所述第一引流部引导流入所述出气流道内。本发明专利技术该种设置可以使得热气流的热量与叶片壳体进行充分温度交换,一方面可以实现在风力发电机组叶片转动过程中同步进行除雪除冰作业,另一方面提高了叶片壳体除雪除冰的效率且除冰除雪进程几乎同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尤其涉及一种海上制氢平台用风力发电机组叶片及发电机组及平台。


技术介绍

1、随着电解制氢技术逐渐成熟,行业推出海上风电原位电解制氢技术,将电解制氢系统集成在海上风电平台上,进行海水无淡化原位直接电解制氢。海上环境潮湿,气温低时风力发电叶片除雪除冰是风力发电机组的重要运维工作。

2、现有技术采用热气流从叶片根部流入并从叶片尖部流出,叶片转动工作过程中,叶片尖部流出气流对叶片稳定性干扰大,此方式只能停机状态下对叶片进行除雪除冰,影响风力发电机组工作效率。

3、现有技术还采用热气流从叶片根部流入,沿叶片内腔一侧流至叶片尖部后,再沿叶片内腔另一侧流回至叶片根部并流出,由于叶片壳体两侧最易积存较厚冰层,热气流流经叶片内腔一侧后,气流温度下降严重,使叶片壳体另一侧的积雪积冰无法快速完全融化,从而造成叶片的显著温度差,此时:一方面由于不能快速除冰除雪,从而导致有时需要让风电机组停机除冰或怠速运行,降低了风力发电机组运转时长和发电效率。另一方面也会导致叶片由于积雪积冰的不平衡而处于受力不平衡状态,使得叶片承受额外压力,同时显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上制氢平台用风力发电机组叶片,包括:叶片壳体(10),具有根部区域(11)和尖部区域(12);循环流道,形成于所述叶片壳体(10)的内腔,且沿所述叶片壳体(10)长度方向延伸,用于热气流循环流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流道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制氢平台用风力发电机组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流部(30)包括:位于第一引流部(30)中间且朝向所述根部区域(11)凸起的第一圆弧部(31);位于所述第一圆弧部(31)两侧且朝向所述尖部区域(12)凸起的一组第二圆弧部(32);所述第二圆弧部(32)与所述第一圆弧部(31)连接形成连续光滑弧面,所述第二圆弧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上制氢平台用风力发电机组叶片,包括:叶片壳体(10),具有根部区域(11)和尖部区域(12);循环流道,形成于所述叶片壳体(10)的内腔,且沿所述叶片壳体(10)长度方向延伸,用于热气流循环流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流道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制氢平台用风力发电机组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流部(30)包括:位于第一引流部(30)中间且朝向所述根部区域(11)凸起的第一圆弧部(31);位于所述第一圆弧部(31)两侧且朝向所述尖部区域(12)凸起的一组第二圆弧部(32);所述第二圆弧部(32)与所述第一圆弧部(31)连接形成连续光滑弧面,所述第二圆弧部(32)与叶片壳体(10)内壁连接形成光滑圆弧过渡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制氢平台用风力发电机组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壳体(10)位于所述根部区域(11)和尖部区域(12)之间的位置处设置有出气孔(23),所述叶片壳体(10)内壁在所述出气孔(23)靠近所述根部区域(11)位置处,于所述出气孔(23)相邻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引流部(40);沿气流方向,所述第二引流部(40)的迎气流面与所述隔板(211)的间距逐渐缩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上制氢平台用风力发电机组叶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隔板(211)包括直板部(212)和连接于所述直板部(212)靠近所述尖部区域(12)端的折板部(213);所述折板部(213)相向延伸使得所述出口端(214)渐缩且朝向第一圆弧部(31)的顶端。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宏晶江冰齐志新吴迪刘哲张宝平陈明轩
申请(专利权)人:三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