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弱电智能化工程通信测试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56105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6 23:44
本技术涉及弱电工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弱电智能化工程通信测试系统,包括防护壳和高度调节装置,所述防护壳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转杆,所述转杆的一端贯穿防护壳并延伸至防护壳的内部,且转杆与防护壳的内壁进行转动连接,所述转杆延伸至防护壳内部的一端焊接固定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的轮齿啮合有从动轮,通过控制的排风扇工作,使得能够产生风力,进而使得能够将防护壳中的空气从防护壳两侧外壁开设的散热孔中排出,利用防护壳的两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的散热板,使得能够将防护壳内部的热气送至外界,对防护壳内部安装的设备进行散热降温处理,减少温度对设备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弱电工程,具体为一种用于弱电智能化工程通信测试系统


技术介绍

1、弱电工程是电力应用的一个分类。电力应用按照电力输送功率的强弱可以分为强电与弱电两类。

2、现有的用于弱电智能化工程通信测试系统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10273044u的中国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一站式智能化弱电工程系统,“包括外壳体以及安装在外壳体内侧四角处的侧板,所述外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每个拐角均处于侧板的内侧,所述放置板的顶部两侧对称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外表面两端对称开设有侧槽,所述侧槽的内侧嵌入有调节板;通过设计的滚轮,可以在调节放置板的高度时,将侧板与连接板之间的磨损降到最低,避免连接板受到较大的磨损,且在调节起来更加顺畅,配合设计的调节板和按压杆,可以在滚轮受到损伤时,简单地进行更换,而设计的贴合片,可以保证调节板安装的稳定性。”

3、上述设备在使用时,采用的是通过底板上的散热孔与放置板表面的散热孔处于交错状,在保证散热的同时,避免灰尘的掉落,由于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较多,通过散热孔进行散热,导致装置内部的降温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弱电智能化工程通信测试系统,包括防护壳(1)和高度调节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1)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安装板(5),所述高度调节装置(4)包括转杆(401),所述转杆(401)的一端贯穿防护壳(1)并延伸至防护壳(1)的内部,且转杆(401)与防护壳(1)的内壁进行转动连接,所述转杆(401)延伸至防护壳(1)内部的一端焊接固定有主动轮(402),所述主动轮(402)的轮齿啮合有从动轮(403),以使主动轮(402)带动从动轮(403)进行转动,所述从动轮(403)的内壁焊接固定有传动杆(404),所述传动杆(404)远离从动轮(403)的两端焊接固定有第一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弱电智能化工程通信测试系统,包括防护壳(1)和高度调节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1)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安装板(5),所述高度调节装置(4)包括转杆(401),所述转杆(401)的一端贯穿防护壳(1)并延伸至防护壳(1)的内部,且转杆(401)与防护壳(1)的内壁进行转动连接,所述转杆(401)延伸至防护壳(1)内部的一端焊接固定有主动轮(402),所述主动轮(402)的轮齿啮合有从动轮(403),以使主动轮(402)带动从动轮(403)进行转动,所述从动轮(403)的内壁焊接固定有传动杆(404),所述传动杆(404)远离从动轮(403)的两端焊接固定有第一锥形齿轮(405),所述第一锥形齿轮(405)的轮齿啮合有顶部与安装板(5)的底部进行转动连接的第二锥形齿轮(406),以使第一锥形齿轮(405)带动第二锥形齿轮(406)进行转动,所述第二锥形齿轮(406)的底部焊接固定有螺纹杆(407),所述螺纹杆(407)的外沿螺纹连接有与防护壳(1)的内壁进行滑动连接的升降杆(408),以使升降杆(408)能够进行升降,所述升降杆(408)的底部焊接固定有支撑座(409),利用升降杆(408)和支撑座(409)实现对防护壳(1)高度的调整。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云飞丁阿雷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信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