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播种监视传感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5523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6 2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农作物播种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播种监视传感器结构。包括接收端固定架、发射端固定架、发射端护罩、接收端护罩、红外发射灯珠及红外接收灯珠,其中接收端固定架与发射端固定架对接配合,且安装在播种机导种管上;发射端护罩装配在发射端固定架内,用于保护和安放发射端的红外发射灯珠,红外发射灯珠用于发射红外光;接收端护罩装配在接收端固定架内,用于保护与安放接收端处的红外接收灯珠,红外接收灯珠接收红外发射灯珠发射的红外光;通过红外光的通断路变化来计数,从而实现对播种机种子进行播种监视与统计。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红外对射的方法,对播出的种子进行计数统计,有效降低漏播或重播出现的次数,保证播种精度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作物播种检测,特别涉及一种播种监视传感器结构


技术介绍

1、目前,在玉米及大豆等农作物的种植上,播种时采用机械化播种方式较多。但机械化播种时,容易出因播种机械故障、堵塞或打滑,造成播种的漏播或重播,影响后续作物生长。若漏播或重播的面积较大时,甚至有可能重新播种,造成人力、物力及农时的浪费,使作业区域内的产量品质不足,综合经济成本下降。为了提升播种效率,保证播种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减少漏播或重播的出现次数,急需一种播种监视传感器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播种监视传感器结构,以解决现有机械设备在播种时出现漏播或重播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播种监视传感器结构,包括接收端固定架、发射端固定架、发射端护罩、接收端护罩、红外发射灯珠及红外接收灯珠,其中接收端固定架与发射端固定架对接配合,且安装在播种机导种管上;发射端护罩装配在发射端固定架内,用于保护和安放发射端的红外发射灯珠,红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播种监视传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端固定架(1)、发射端固定架(2)、发射端护罩(3)、接收端护罩(4)、红外发射灯珠及红外接收灯珠,其中接收端固定架(1)与发射端固定架(2)对接配合,且安装在播种机导种管上;发射端护罩(3)装配在发射端固定架(2)内,用于保护和安放发射端的红外发射灯珠,红外发射灯珠用于发射红外光;接收端护罩(4)装配在接收端固定架(1)内,用于保护与安放接收端处的红外接收灯珠,红外接收灯珠接收红外发射灯珠发射的红外光;播种时,通过红外光的通断路变化来计数,从而实现对播种机种子进行播种监视与统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播种监视传感器结构,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播种监视传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端固定架(1)、发射端固定架(2)、发射端护罩(3)、接收端护罩(4)、红外发射灯珠及红外接收灯珠,其中接收端固定架(1)与发射端固定架(2)对接配合,且安装在播种机导种管上;发射端护罩(3)装配在发射端固定架(2)内,用于保护和安放发射端的红外发射灯珠,红外发射灯珠用于发射红外光;接收端护罩(4)装配在接收端固定架(1)内,用于保护与安放接收端处的红外接收灯珠,红外接收灯珠接收红外发射灯珠发射的红外光;播种时,通过红外光的通断路变化来计数,从而实现对播种机种子进行播种监视与统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播种监视传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固定架(1)和所述发射端固定架(2)均为u型结构,且开口端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播种监视传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固定架(1)包括接收端固定架本体(101)和垂直设置于接收端固定架本体(101)两侧的接收侧护线板(1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播种监视传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固定架本体(101)的顶部设有接收侧穿线孔(102),所述红外接收灯珠的信号线和电源线从接收侧穿线孔(102)引出,所述接收端固定架本体(101)的后侧下端设有接收端梳线孔(107),接收端梳线孔(107)将从接收侧穿线孔(102)穿出的信号线及电源线进行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卓杨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