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市政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缓冲作用的防撞杆。
技术介绍
1、防撞杆属于市政道路常用设备,其一般设置在人行道中心、小区等建筑的出入口处、步行道路肩处等,用于阻挡机动车通过等功能,固定方式有直接通过螺栓固定在路面上,也有在路面挖孔,埋设在地面上等固定方式。
2、两种固定方式均为硬性固定,因此防撞杆没有良好的缓冲效果,驾驶人骑电动车通过两防撞杆之间时,稍有不慎容易碰撞到防撞杆,没有缓冲结构容易导致驾驶人或车辆受损较大,且也容易将防撞杆撞坏,因此需要改进防撞杆结构,增设缓冲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缓冲作用的防撞杆,当外筒受到碰撞时可在缓冲区范围内移动,进而减小给行人、车辆造成的损伤,实用性更强。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具有缓冲作用的防撞杆,包括外筒、底座和顶盖,所述外筒的底端设置有法兰,还包括缓冲器,缓冲器包括底杆、顶杆和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底端嵌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缓冲作用的防撞杆,包括外筒(101)、底座(102)和顶盖(103),所述外筒(101)的底端设置有法兰(1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器,缓冲器包括底杆(141)、顶杆(142)和复位弹簧(143),所述复位弹簧(143)的底端嵌套固定在顶杆(142)的顶端,且复位弹簧(143)的顶端嵌套固定在顶杆(142)的底端,所述外筒(101)的内部焊接有内板(112),所述内板(112)的中心开设有通孔,所述顶杆(142)顶端贯穿内板(112)中心的通孔后通过螺纹旋合安装有螺帽,所述底杆(141)的底端焊接固定在底座(102)上表面中心。
2.根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缓冲作用的防撞杆,包括外筒(101)、底座(102)和顶盖(103),所述外筒(101)的底端设置有法兰(1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器,缓冲器包括底杆(141)、顶杆(142)和复位弹簧(143),所述复位弹簧(143)的底端嵌套固定在顶杆(142)的顶端,且复位弹簧(143)的顶端嵌套固定在顶杆(142)的底端,所述外筒(101)的内部焊接有内板(112),所述内板(112)的中心开设有通孔,所述顶杆(142)顶端贯穿内板(112)中心的通孔后通过螺纹旋合安装有螺帽,所述底杆(141)的底端焊接固定在底座(102)上表面中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缓冲作用的防撞杆,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震,韩清颖,孙思怡,于建,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浩瑞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