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增益可控的放大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5490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增益可控的放大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经第五电阻接地,其集电极经第四电阻接电源输入端,其基极经第一电阻接输出端,所述第二电阻与第三电阻串联后一端接电源输入端,另一端接地,其中点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相连;还包括: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三三极管和第四三极管;所述第十电阻的一端接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另一端与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并联后接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与第四三极管的基极并联后接信号控制端,第十一电阻的一端与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相连,另一端与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

A new gain controllable amplifier circui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new kind of amplifier circuit, gain control includes a first transistor, a first resistor, a second resistor, a third resistor, a fourth resistor and the fifth resistor; the first triode by fifth resistance grounding, the collector after fourth resis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power input end, the base and the first resistor the output of the second resistor and the third resistor are connected in series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put power, the other end is grounded, the point is connected with the base of the first transistor; also includes: tenth resistance and the eleventh resistance and third transistor and the 43 transistor; one end of the tenth resistor connected to the base of the first triode. The other end of the third transistor is connected to the collector, third triode and fourth triode parallel grounding, third triode base and fourth transistor base The pole is connected in parallel with the signal control end, and one end of the eleventh resis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emitter of the first triode, and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llector of the fourth trio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路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增益可控的放大电路
技术介绍
根据行业标准,视频输出幅度为2Vp-p(不带载情况下),通常芯片会输出较小的 信号幅度,通过外围的放大电路放大后视频输出幅度为2Vp-p。现有的,外围的放大电路基 本采用三极管集电极放大电路,如图1,通过调整R2、R3阻值来更改基极静态电压以及发射 级电阻R5来调整放大电路的放大增益。 但是,上述放大电路的R2, R3, R5—旦固定,也就是信号幅度放大倍数固定,若想 调整Video_O0UT信号幅度,只能调整主芯片输出至Rl处CVBS0out的幅度,也就是调整芯 片内部寄存器来调整CVBS0out的幅度,而这种只能是微调整,不可能较大影响放大倍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增益可控的放大电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种新型增益可控的放大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Vl)、第一电阻(Rl)、第二电阻 (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所述第一三极管(VI)的发射极经第 五电阻(R5)接地,其集电极经第四电阻(R4)接电源输入端(VCC),其基极经第一电阻(Rl) 接输出端,所述第二电阻(R2)与第三电阻(R3)串联后一端接电源输入端(VCC),另一端接 地,其中点与第一三极管(VI)的基极相连,第一三极管(VI)的发射极接视频输出端;还包 括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ll)、第三三极管(V3)和第四三极管(V4);所述第十电 阻(R10)的一端接第一三极管(VI)的基极,另一端与第三三极管(V3)的集电极相连,第 三三极管(V3)的发射极与第四三极管(V4)的发射极并联后接地,第三三极管(V3)的基极 与第四三极管(V4)的基极并联后接信号控制端(GAIN—SW),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与第 一三极管(VI)的发射极相连,另一端与第四三极管(V4)的集电极相连。 其中,还包括限流电阻(R9),所述限流电阻(R9)跨接在第三三极管(V3)的基极和 信号控制端(GAIN_SW)之间。 其中,还包括上拉电阻(R8),所述拉电阻(R8)的一端接控制端口 (GAIN_SW),另一 端接电源输入端(V+)。 其中,还包括第二三极管(V2)和第六电阻(R6),所述第二三极管(V2)的基极与第 一三极管(VI)的集电极相连,第二三极管(V2)的发射极接电源输入端(VCC),其集电极经 第六电阻(R6)与第一三极管(VI)的发射极相连。 其中,还包括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所述第二电容(C2)与第三电容 (C3)并联后第三电容(C3)的正极与第二三极管(V2)的发射极相连,其负极接地。 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专利技术通过对现有放大电路的改进,增加了 RIO, Rll, V3, V4, R9, R8,通过控制GAIN_SW的高低来控制放大电路VI的基极和发射极电阻的阻值大小来达到控制放大电路 放大倍数的目的。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外围放大电路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外围放大电路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便于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理解,现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本专利技术,在图1的基础上增加了 R10, Rll, V3, V4, R9, R8。具体电路请参阅图2所 示,视频输出端经电阻R7与三极管V2的集电极相连,三极管V2的发射极经电感Ll接电源 输入端VCC,三极管V2的基极与三极管VI的集电极相连,三极管VI的发射极经电阻R5接 地,三极管VI的基极经电容Cl和电阻Rl接输出端,电阻R2与电阻R3串联后一端接地,另 一端与三极管V2的发射极相连,电阻R2与电阻R3的中点还与三极管VI的基极相连,电阻 R10的一端接三极管V1的基极,另一端与三极管V3的集电极相连,三极管V3的基极与三极 管V4的基极并联后经电阻R9控制端口 (GAIN_SW),三极管V3的发射极与三极管V4的发射 极并联后接地,三极管V4的集电极经电阻Rll接三极管VI的发射极;电阻R8的一端接控 制端口 (GAIN_SW),另一端接5V电源输入端V+。 电阻R4并联在三极管V2的发射极与基极之间,电阻R6 —端与三极管V2的集电 极相连,另一端与三极管V1的发射极相连;电容C2与电容C3并联后电容C3的正极与三极 管V2的发射极相连,其负极接地。 本专利技术电路工作原理如下 GAIN—SW为芯片的I/O 口,可以输出高电平或是低电平,通过控制GAIN—SW的高 低来控制放大电路VI的基极和发射极电阻的阻值大小来达到控制放大电路放大倍数的目 的。 当需要放大A1倍时,GAIN—SW输出低电平,V3、V4的基极为低电平截止,集电极不 导通,此时此放大电路的VI的基极的静态工作电压由R2和R3分压得到,发射极电阻为R5。 当需要放大A2倍时,GAIN—SW输出高电平,V3、V4的基极为高电平导通,集电极导 通接地,此时此放大电路的V1的基极的静态工作电压由R2和R3〃R10分压得到,发射极电 阻为R5〃R11。 以上对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新型增益可控的放大电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 用了具体个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 解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 明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增益可控的放大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V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所述第一三极管(V1)的发射极经第五电阻(R5)接地,其集电极经第四电阻(R4)接电源输入端(VCC),其基极经第一电阻(R1)接输出端,所述第二电阻(R2)与第三电阻(R3)串联后一端接电源输入端(VCC),另一端接地,其中点与第一三极管(V1)的基极相连,第一三极管(V1)的发射极接视频输出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三三极管(V3)和第四三极管(V4);所述第十电阻(R10)的一端接第一三极管(V1)的基极,另一端与第三三极管(V3)的集电极相连,第三三极管(V3)的发射极与第四三极管(V4)的发射极并联后接地,第三三极管(V3)的基极与第四三极管(V4)的基极并联后接信号控制端(GAI_SW),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与第一三极管(V1)的发射极相连,另一端与第四三极管(V4)的集电极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新型增益可控的放大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V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所述第一三极管(V1)的发射极经第五电阻(R5)接地,其集电极经第四电阻(R4)接电源输入端(VCC),其基极经第一电阻(R1)接输出端,所述第二电阻(R2)与第三电阻(R3)串联后一端接电源输入端(VCC),另一端接地,其中点与第一三极管(V1)的基极相连,第一三极管(V1)的发射极接视频输出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三三极管(V3)和第四三极管(V4);所述第十电阻(R10)的一端接第一三极管(V1)的基极,另一端与第三三极管(V3)的集电极相连,第三三极管(V3)的发射极与第四三极管(V4)的发射极并联后接地,第三三极管(V3)的基极与第四三极管(V4)的基极并联后接信号控制端(GAI_SW),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与第一三极管(V1)的发射极相连,另一端与第四三极管(V...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繁胡丽丽杨通云应世挺
申请(专利权)人: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