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5363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6 2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包括电池组,电池组包括多个电池,电池包括壳体、正极柱以及负极柱,壳体为棱柱体,壳体包括顶板、底板以及多个侧壁,多个侧壁环绕底板和顶板形成容纳空间,正极柱、负极柱分别设于两个侧壁上,设置正极柱的侧壁为第一侧壁,设置负极柱的侧壁为第二侧壁。其中,多个电池沿第一方向顺次排列,相邻的两个电池中一个电池的第一侧壁与另一个电池的第二侧壁相对设置,且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上的正极柱与负极柱相接触并电性连接。该电池模组的空间利用率高,能量密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特别涉及一种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1、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出现对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均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在各种概念性的新能源汽车中,电动汽车在技术上已经实现了量产化,并在政府的扶持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青睐。作为针对能源与环境问题提出的一种解决方案,电动汽车中的关键技术正是代替了汽车燃油发动机作为动力来源所使用的可充电电池组件。

2、现有的可充电电池组件内具有多个电池,多个电池在电池壳体内通过适当的串并联结构连接而成,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够满足电动汽车相对较高的能量密度需求,同时还能根据各种汽车的不同设计要求灵活地调整电池内的串并联方式,实用性较高。

3、然而现有技术中,电池的正极柱与负极柱均设于盖板组件上,多个电池需要通过转接片串并联来电性连接,即转接片会占用一定的空间体积,且转接片周侧的体积也无法被利用,空间利用率比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该电池模组的空间利用率高,能量密度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组,所述电池组包括多个电池,所述电池包括壳体、正极柱以及负极柱,所述壳体为棱柱体,所述壳体包括顶板、底板以及多个侧壁,所述多个侧壁环绕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形成容纳空间,所述正极柱、所述负极柱分别设于两个所述侧壁上,设置所述正极柱的所述侧壁为第一侧壁,设置所述负极柱的所述侧壁为第二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中相邻的两个所述侧壁之间形成夹角,至少一个所述夹角为钝角或锐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柱位于所述第一侧壁的中心或所述第一侧壁的侧棱的中心,所述负极柱位于所述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组,所述电池组包括多个电池,所述电池包括壳体、正极柱以及负极柱,所述壳体为棱柱体,所述壳体包括顶板、底板以及多个侧壁,所述多个侧壁环绕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形成容纳空间,所述正极柱、所述负极柱分别设于两个所述侧壁上,设置所述正极柱的所述侧壁为第一侧壁,设置所述负极柱的所述侧壁为第二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中相邻的两个所述侧壁之间形成夹角,至少一个所述夹角为钝角或锐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柱位于所述第一侧壁的中心或所述第一侧壁的侧棱的中心,所述负极柱位于所述第二侧壁的中心或所述第二侧壁的侧棱的中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三棱柱,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为相邻的两个所述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的面积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第三侧壁,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以及所述第三侧壁顺次环绕相连,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中一个所述电池的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的侧棱与另一个所述电池的所述第三侧壁位于同一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四棱柱,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为相隔开的两个所述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佩佩翟玮王丹
申请(专利权)人:远景动力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