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化成分容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圆柱形电池化成分容设备。
技术介绍
1、目前的电池化成分容设备主要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高端的全自动流水线设备。这种设备是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能实现电池的无人化大规模自动化生产。它由一系列紧密相连的机器和自动化装置组成,完成电池的输送、分拣、充放电、测试和包装等环节的自动化操作。这种设备的优点是生产效率高、精度高且产品质量稳定,能显著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然而,该设备成本较高,一般是低端手动设备成本的10倍以上,需要高额的投资成本和维护成本。另一种是低端的开放式单机手动设备。这种设备通常是独立的机器或区域组合而成,需要工人将单个电池或少量电池放入设备的测试位内,然后通过电脑端手动操作进行化成或分容作业。这种设备的优点是成本较低,适用于小规模或特定型号电池的生产。然而,该设备的缺点是效率低且需要大量人工,因为每位工人需要操作不同的机器或测试位,并时刻关注设备运行状态和电池质量,并且在维修以及转换电池顶针分布的情况下,操作起来十分繁琐。相比之下,要达到与高端自动化设备相同的产能,开放式单机手动设备至少需要10名工人。 此外,还存在分容数据管理不佳的问题。目前的电池化成分容设备中,分容数据的管理通常是一个弱点。由于缺乏有效的数据管理机制和系统,许多企业采用手工记录数据的方式进行管理,这种方式不仅效率低,还容易出错和遗漏。
2、因此,现有的电池化成分容设备需要进一步的优化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采用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方案:一种圆柱形电池化成分容设备,包括有框架式的机架,在所述机架正面中央垂直设有多层能容置电池托盘、并对电池托盘内的电池进行化成分容的工作仓,在每层工作仓内分别上下对称设有能相对移动、并夹持住电池托盘内所装载电池正负极的针床组件,在所述机架内位于工作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对应每层工作仓的电源板安装架,在每层电源板安装架上阵列安装有能电连接所在工作仓内针床组件的若干块电源板,在所述机架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能覆盖住电源板安装架的侧防护网,在所述机架正面和背面对应电源板安装架的位置分别覆盖有前防护板和后防护板,在所述后防护板的中央对应工作仓背部的位置设有能拆卸的后防护网,在所述前防护板上设有能控制针床组件移动的压合开关,在所述后防护板内分别安装有为对应的所述电源板供电的总供电电源控制模块。
3、通过将多层多仓位的针床组件与电源板进行一体化设计,可以让电源板更接近针床组件的位置,从而缩短线材长度。这种设计能够提高电池充放电的效率,减少能量损耗。同时,由于线材长度减少,设备成本和电芯生产成本也能够直接降低。这样的设计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能够提升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此外,一体化设计还能够简化设备的结构和操作流程,降低维护成本和人力成本。
4、作为本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工作仓包括有四根垂直对称分布的导柱,沿导柱高度方向依次间隔固定有多个对应每层工作仓的底板,各所述底板的四角固定在对应的四根导柱上,在各所述底板上方设有能沿导柱上下移动的浮动支撑架,在各所述浮动支撑架上方间隔设有能沿导柱上下移动的下压支架,所述针床组件分别安装在所述浮动支撑架和所述下压支架上,在底板与浮动支撑架之间的导柱上分别套设有支撑弹簧,在所述底板两侧分别设有能驱动所在层的下压支架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多层多工作仓的设计,能够让同一层可做成个工作仓位或者多个工作仓位,多层工作仓位针床同时控制压合。也可以每一层可分开单独控制压合,分开进行化成分容作业,灵活便捷。各工作仓的针床组件使用整根光轴多层堆叠串连,节省材料成本,进一步保证安装精度。
5、作为本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针床组件分别包括有设置在所述底板上表面、位于所述浮动支撑架下方的负极承载板和设置在所述下压支架底部的正极承载板,在所述浮动支撑架上贯通有至少一个第一开槽,所述负极承载板顶面间隔分布有多个连接柱,连接柱的顶端穿过所述第一开槽向上伸出,在所述连接柱的顶部承载连接有均匀阵列的负极顶针组;在所述下压支架上贯通有对应所述第一开槽的第二开槽,所述正极承载板安装在对应所述第二开槽的所述下压支架底部,在所述正极承载板上均匀阵列有与所述负极顶针组相对的正极顶针组。针床组件分别使用模块化设计,方便安装维护。
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沿每层所述电源板安装架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有若干个电源板插槽,所述电源板插槽分别形成在每层所述电源板安装架靠近内侧的顶面和底面上,沿每层所述电源板安装架的长度方向、在电源板安装架底部最外侧设有竖直的底部卡条,在所述底部卡条上对应所述电源板插槽设有底部卡槽,所述电源板一端沿所述底部卡槽插入对应的所述电源板插槽内,在所述电源板底部设有能当电源板)插入电源板插槽内后、与所述底部卡槽相互卡合在一起的底部卡口,在所述电源板)顶端设有顶部卡口,在每层所述电源板安装架的顶部最外侧通过螺丝可拆卸的安装有压板,当电源板插入对应的电源板插槽内后、所述压板的底端插入所述顶部卡口内。由于化成过程中电池会发出大量的热,竖直卡装在各层电源板安装架内的电源板,更加有利于散热。而上下卡口的设计能防止电源板出现左右摇晃的情况。
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有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多个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的输出端连接在所述下压支架的侧边上,所述压合开关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侧壁上、并连接控制对应所述升降气缸,所述压合开关的按压端穿过其中一侧的前防护板。
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地方案,在所述负极承载板的前端设有内凹的缺口,在所述负极承载板靠近尾端的表面贯穿有螺栓安装孔,所述负极承载板分别通过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能分别卡入所述缺口内、以及穿过所述螺栓安装孔内的负极定位螺栓固定;在所述正极承载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贯通有葫芦形孔,在所述葫芦形孔内分别穿设有能螺纹连接到所述下压支架底部的正极定位螺栓。通过上述方案,能在更换拆卸负极顶针组和正极顶针组时,相比传统需要逐个拧掉大量固定螺栓的方式能更加快捷的操作。
9、作为本技术优选地方案,在最低层的底板上垂直螺纹连接有浮动支撑下限螺柱,在所述浮动支撑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螺栓座,所述螺栓座上垂直螺纹连接有电池高度限位螺柱,在位于所述第一开槽左右两侧的所述浮动支撑架上分别设有托盘导向条。需要更换电池规格时,只需调整电池高度限位螺柱高度,通用性强。
10、作为本技术优选地方案,在所述下压支架与上一层的底板之间设有被动弹簧。被动弹簧主要是在升降气缸出现故障、在断气情况下可自动复位下压支架,方便取出电池托盘。
1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地方案,在所述正极承载板上位于正极顶针组后方、以及在所述负极承载板上位于负极顶针组后方分别设有能通过线缆与对应的电源板电连接的电线转接板。
12、作为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圆柱形电池化成分容设备,包括有框架式的机架(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架(1)正面中央垂直设有多层能容置电池托盘、并对电池托盘内的电池进行化成分容的工作仓(2),在每层工作仓(2)内分别上下对称设有能相对移动、并夹持住电池托盘内所装载电池正负极的针床组件(4),在所述机架(1)内位于工作仓(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对应每层工作仓(2)的电源板安装架(30),在每层电源板安装架(30)上阵列安装有能电连接所在工作仓(2)内针床组件(4)的若干块电源板(3),在所述机架(1)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能覆盖住电源板安装架(30)的侧防护网(11),在所述机架(1)正面和背面对应电源板安装架(30)的位置分别覆盖有前防护板(13)和后防护板(14),在所述后防护板(14)的中央对应工作仓(2)背部的位置设有能拆卸的后防护网(12),在所述前防护板(13)上设有能控制针床组件(4)移动的压合开关(5),在所述后防护板(14)内分别安装有为对应的所述电源板(3)供电的总供电电源控制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柱形电池化成分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仓(2)包括有四根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圆柱形电池化成分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床组件(4)分别包括有设置在所述底板(21)上表面、位于所述浮动支撑架(22)下方的负极承载板(41)和设置在所述下压支架(23)底部的正极承载板(42),在所述浮动支撑架(22)上贯通有至少一个第一开槽(221),所述负极承载板(41)顶面间隔分布有多个连接柱(411),连接柱(411)的顶端穿过所述第一开槽(221)向上伸出,在所述连接柱(411)的顶部承载连接有均匀阵列的负极顶针组(43);在所述下压支架(23)上贯通有对应所述第一开槽(221)的第二开槽(231),所述正极承载板(42)安装在对应所述第二开槽(231)的所述下压支架(23)底部,在所述正极承载板(42)上均匀阵列有与所述负极顶针组(43)相对的正极顶针组(4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柱形电池化成分容设备,其特征在于,沿每层所述电源板安装架(30)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有若干个电源板插槽(25),所述电源板插槽(25)分别形成在每层所述电源板安装架(30)靠近内侧的顶面和底面上,沿每层所述电源板安装架(30)的长度方向、在电源板安装架(30)底部最外侧设有竖直的底部卡条(26),在所述底部卡条(26)上对应所述电源板插槽(25)设有底部卡槽(261),所述电源板(3)一端沿所述底部卡槽(261)插入对应的所述电源板插槽(25)内,在所述电源板(3)底部设有能当电源板(3))插入电源板插槽(25)内后、与所述底部卡槽(261)相互卡合在一起的底部卡口(31),在所述电源板(3))顶端设有顶部卡口(32),在每层所述电源板安装架(30)的顶部最外侧通过螺丝可拆卸的安装有压板(27),当电源板(3)插入对应的电源板插槽(25)内后、所述压板(27)的底端插入所述顶部卡口(32)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圆柱形电池化成分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6)包括有固定在所述底板(21)侧面的多个升降气缸(61),所述升降气缸(61)的输出端连接在对应所述下压支架(23)的侧边上,所述压合开关(5)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21)侧壁上、并连接控制对应所述升降气缸(61),所述压合开关(5)的按压端穿过其中一侧的前防护板(13)。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圆柱形电池化成分容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负极承载板(41)的前端设有内凹的缺口(412),在所述负极承载板(41)靠近尾端的表面贯穿有螺栓安装孔(413),所述负极承载板(41)分别通过设置在所述底板(21)上、且能分别卡入所述缺口(412)内以及穿过所述螺栓安装孔(413)内的负极定位螺栓(414)固定;在所述正极承载板(42)的左右两侧分别贯通有葫芦形孔(421),在所述葫芦形孔(421)内分别穿设有能螺纹连接到所述下压支架(23)底部的正极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柱形电池化成分容设备,包括有框架式的机架(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架(1)正面中央垂直设有多层能容置电池托盘、并对电池托盘内的电池进行化成分容的工作仓(2),在每层工作仓(2)内分别上下对称设有能相对移动、并夹持住电池托盘内所装载电池正负极的针床组件(4),在所述机架(1)内位于工作仓(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对应每层工作仓(2)的电源板安装架(30),在每层电源板安装架(30)上阵列安装有能电连接所在工作仓(2)内针床组件(4)的若干块电源板(3),在所述机架(1)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能覆盖住电源板安装架(30)的侧防护网(11),在所述机架(1)正面和背面对应电源板安装架(30)的位置分别覆盖有前防护板(13)和后防护板(14),在所述后防护板(14)的中央对应工作仓(2)背部的位置设有能拆卸的后防护网(12),在所述前防护板(13)上设有能控制针床组件(4)移动的压合开关(5),在所述后防护板(14)内分别安装有为对应的所述电源板(3)供电的总供电电源控制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柱形电池化成分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仓(2)包括有四根垂直对称分布的导柱(20),沿导柱(20)高度方向依次间隔固定有多个对应每层工作仓(2)的底板(21),各所述底板(21)的四角固定在对应的四根导柱(20)上,在各所述底板(21)上方设有能沿导柱(20)上下移动的浮动支撑架(22),在各所述浮动支撑架(22)上方间隔设有能沿导柱(20)上下移动的下压支架(23),所述针床组件(4)分别安装在所述浮动支撑架(22)和所述下压支架(23)上,在底板(21)与浮动支撑架(22)之间的导柱(20)上分别套设有支撑弹簧(24),在所述底板(21)两侧分别设有能驱动所在层的下压支架(23)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圆柱形电池化成分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床组件(4)分别包括有设置在所述底板(21)上表面、位于所述浮动支撑架(22)下方的负极承载板(41)和设置在所述下压支架(23)底部的正极承载板(42),在所述浮动支撑架(22)上贯通有至少一个第一开槽(221),所述负极承载板(41)顶面间隔分布有多个连接柱(411),连接柱(411)的顶端穿过所述第一开槽(221)向上伸出,在所述连接柱(411)的顶部承载连接有均匀阵列的负极顶针组(43);在所述下压支架(23)上贯通有对应所述第一开槽(221)的第二开槽(231),所述正极承载板(42)安装在对应所述第二开槽(231)的所述下压支架(23)底部,在所述正极承载板(42)上均匀阵列有与所述负极顶针组(43)相对的正极顶针组(4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柱形电池化成分容设备,其特征在于,沿每层所述电源板安装架(30)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有若干个电源板插槽(25),所述电源板插槽(25)分别形成在每层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东宁,黄冠兴,李治江,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硕泰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