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雾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54936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4 11:25
本技术涉及一种油雾回收系统,包括机柜,所述机柜的内腔被分隔为过滤室、气体中转室、油液储存室以及设备存放室,所述过滤室的内部固定有过滤筒,所述设备存放室内设有抽气结构;所述抽气结构包括固定于设备存放室内的气泵,所述气泵的抽气口通过管道固定有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气体中转室内的抽气管,所述气泵的排气口通过管道固定有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机柜外部的排气管,所述抽气管和排气管之间固定有气压平衡管,气压平衡管外侧设有控制阀。设备运行过程中,微开气压平衡管外侧控制阀,使得从排气管排放的少量气体可通过气压平衡管再次回到气体中转室内,可有效减少了气体中转室内负压过大造成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油雾回收,具体为一种油雾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1、为保证机泵正常运行,通常会利用油雾润滑系统对机泵内进行输送油雾,对机泵内部零件进行润滑,提高机泵的使用寿命,输送至机泵内的油雾还可通过油雾回收系统经过滤处理后再次进行回收利用,更加节能环保,而现有的油雾回收系统在对油雾混合气体进行过滤时,通常是通过抽风设备将设备形成负压环境,油雾混合气体便可通过过滤装置进行过滤后,由抽风设备抽出,然而使用过程中,若设备内负压过大,容易造成安全隐患,故而,提出了一种油雾回收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油雾回收系统,具备安全性较高等优点,解决了使用过程中,若设备内负压过大,容易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油雾回收系统,包括机柜,所述机柜的内腔被分隔为过滤室、气体中转室、油液储存室以及设备存放室,所述机柜的顶面固定有一端贯穿并延伸至过滤室内的进气管,所述过滤室的内部固定有过滤筒,所述设备存放室内设有抽气结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雾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柜(1),所述机柜(1)的内腔被分隔为过滤室(2)、气体中转室(3)、油液储存室(4)以及设备存放室(5),所述机柜(1)的顶面固定有一端贯穿并延伸至过滤室(2)内的进气管(6),所述过滤室(2)的内部固定有过滤筒(7),所述设备存放室(5)内设有抽气结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雾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室(2)的内底壁固定有连通气体中转室(3)的安装环(8),所述过滤筒(7)套设于安装环(8)顶端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雾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靠近抽气管(902)一侧的所述安装环(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雾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柜(1),所述机柜(1)的内腔被分隔为过滤室(2)、气体中转室(3)、油液储存室(4)以及设备存放室(5),所述机柜(1)的顶面固定有一端贯穿并延伸至过滤室(2)内的进气管(6),所述过滤室(2)的内部固定有过滤筒(7),所述设备存放室(5)内设有抽气结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雾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室(2)的内底壁固定有连通气体中转室(3)的安装环(8),所述过滤筒(7)套设于安装环(8)顶端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雾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靠近抽气管(902)一侧的所述安装环(8)向下延伸形成弧形阻挡片,所述进气管(6)位于过滤筒(7)前方,且进气管(6)的底端向下延伸形成弧形阻挡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雾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坤柯星王长永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朗润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