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注塑成型,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的抽芯脱模结构。
技术介绍
1、注塑脱模是指在注塑成型过程中,将注塑制品从模具中取出的一种操作方法。常有制品存在倒扣或内孔的情况,在脱模过程中与模具产生干涉,需要采用滑块抽芯的方式将此相干涉的部分优先脱离出来,以保证脱模后制品的完整性。
2、申请号为202320949753.1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抽芯机构及注塑模具,通过在前模架上设置斜导柱,配合后模架上的滑动抽芯组件,在开模的同时实现了抽芯,但是为减小开模摩擦,斜导柱的倾斜角较小,使得其导向的滑块位移有限,对于制品中存在的较长通孔脱模困难,且需要较大尺寸的模具,不便于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长孔脱模的注塑模具的抽芯脱模结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注塑模具的抽芯脱模结构,包括下托板,所述下托板上依次安装有下模座、上模座以及上托板,所述下模座以及上模座上分别活动安装有下模板以及上模板,所述下模座的两侧对称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两个所述滑块延伸进下模板内的一端相接,所述上模座上对称安装有两个抽芯组件以及两个挤压块,两个所述抽芯组件与挤压块分别与两个滑块对应接合。
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块包括滑块本体,所述下模座上对称开设有两个滑槽,所述滑块本体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块本体朝向下模板的一侧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滑块本体上共同安装有模芯,所
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连接杆分别为左连接杆以及右连接杆,两个所述模芯分别为左模芯以及右模芯,所述左模芯与右模芯延伸进模腔内的一端相互接合,所述左模芯以及右模芯的连接面上分别对应设置有相互卡合的凸起与凹槽。
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抽芯组件包括导向杆,所述导向杆指向下模座的一端向背离模腔的方向延伸,所述滑槽内开设有活动槽,所述导向杆指向下模座的一端延伸进活动槽内,所述滑块上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杆与导向孔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杆与上模座之间固定有固定块。
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挤压块与滑块的接合面为倾斜面,所述倾斜面的倾斜角度与导向杆的倾斜角度相同,所述挤压块背离上模座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滑槽内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背离下模板的一侧设置为倾斜槽面,所述限位块设置为可以与倾斜槽面相贴合。
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槽的两侧均安装有压条,两个所述压条沿滑块预设的滑动方向设置、并与滑块滑动连接。
9、本技术的优点是:
10、1、在模腔预设通孔位置的两侧对称设置两个滑块,两个滑块上分别安装有相对设置的左模芯与右模芯,左模芯以及右模芯延伸进模腔内的一端相互接合,将内孔的型芯分为两段,分别实现脱模,降低了单侧的位移距离,减小了模具的尺寸,便于长孔制品的生产与脱模;
11、2、在上模座上对应固定有挤压块,通过挤压块对滑块进行挤压定位,保证了合模后两侧模芯均能够安装到位,同时挤压块与上模座相固定、与下模座通过限位槽限位,防止了注塑过程中模腔内压力过大时向外挤压模芯,减少了两侧模芯接合处毛刺的产生,提高了注塑产品的质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模具的抽芯脱模结构,包括下托板(1),所述下托板(1)上依次安装有下模座(2)、上模座(3)以及上托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2)以及上模座(3)上分别活动安装有下模板(5)以及上模板(6),所述下模座(2)的两侧对称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7),两个所述滑块(7)延伸进下模板(5)内的一端相接,所述上模座(3)上对称安装有两个抽芯组件(8)以及两个挤压块(9),两个所述抽芯组件(8)与挤压块(9)分别与两个滑块(7)对应接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的抽芯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7)包括滑块本体(71),所述下模座(2)上对称开设有两个滑槽(21),所述滑块本体(71)与滑槽(21)滑动连接,所述滑块本体(71)朝向下模板(5)的一侧安装有连接杆(73),所述连接杆(73)与滑块本体(71)上共同安装有模芯(74),所述模芯(74)延伸进下模板(5)的模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的抽芯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杆(73)分别为左连接杆(731)以及右连接杆(732),两个所述模芯(74)分别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的抽芯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抽芯组件(8)包括导向杆(81),所述导向杆(81)指向下模座(2)的一端向背离模腔的方向延伸,所述滑槽(21)内开设有活动槽(22),所述导向杆(81)指向下模座(2)的一端延伸进活动槽(22)内,所述滑块(7)上开设有导向孔(72),所述导向杆(81)与导向孔(72)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杆(81)与上模座(3)之间固定有固定块(8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的抽芯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块(9)与滑块(7)的接合面为倾斜面,所述倾斜面的倾斜角度与导向杆(81)的倾斜角度相同,所述挤压块(9)背离上模座(3)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91),所述滑槽(21)内开设有限位槽(23),所述限位槽(23)背离下模板(5)的一侧设置为倾斜槽面,所述限位块(91)设置为可以与倾斜槽面相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的抽芯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21)的两侧均安装有压条(24),两个所述压条(24)沿滑块(7)预设的滑动方向设置、并与滑块(7)滑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的抽芯脱模结构,包括下托板(1),所述下托板(1)上依次安装有下模座(2)、上模座(3)以及上托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2)以及上模座(3)上分别活动安装有下模板(5)以及上模板(6),所述下模座(2)的两侧对称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7),两个所述滑块(7)延伸进下模板(5)内的一端相接,所述上模座(3)上对称安装有两个抽芯组件(8)以及两个挤压块(9),两个所述抽芯组件(8)与挤压块(9)分别与两个滑块(7)对应接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的抽芯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7)包括滑块本体(71),所述下模座(2)上对称开设有两个滑槽(21),所述滑块本体(71)与滑槽(21)滑动连接,所述滑块本体(71)朝向下模板(5)的一侧安装有连接杆(73),所述连接杆(73)与滑块本体(71)上共同安装有模芯(74),所述模芯(74)延伸进下模板(5)的模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的抽芯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杆(73)分别为左连接杆(731)以及右连接杆(732),两个所述模芯(74)分别为左模芯(741)以及右模芯(742),所述左模芯(741)与右模芯(742)延伸进模腔内的一端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阳,周荣明,
申请(专利权)人:福立旺精密机电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