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用变频阻燃软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4902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矿用变频阻燃软电缆,其特征是主线芯导体和地线芯导体分别由单根或多根镀锡铜丝绞合形成,在主线芯导体和地线芯导体上挤包乙丙橡皮混合料形成绝缘层分别构成主绝缘线芯和地绝缘线芯,在三根主绝缘线芯外分别编织镀锡铜丝和纤维纱构成屏蔽层,并与三根地绝缘线芯间隔排列绞合成缆构成缆芯;在缆芯外,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是通过绕包半导电布带形成的包带层、挤包形成的内护套层、编织构成的总屏蔽层,在总屏蔽层的外表挤包有外护套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较强的耐电压冲击力,能经受高速变频时的脉冲电压,柔软性、耐磨性能良好。(*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Frequency conversion flame retardant flexible cable for mine

Flame retardant mine frequency conversion soft cable, which is the main core conductor and ground conductor are respectively formed by single or multiple stranded tinned copper wire, extruded rubber mixture forming an insulating layer formed of insulated wire core and insulation wire on the main conductor and ground conductor, in three main insulation wire tinned copper wire and fiber yarn woven respectively composed of shielding layer, and the three root of insulated wire core spaced stranding a cable core; the cable core, from inside to outside is set up by winding semi conductive cloth tape formed covering layer and extruded forming inner sheath layer, a braided total in the total shielding layer, shielding layer is extruded outside outer sheath.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trong impact resistance, and can withstand the pulse voltage when the high frequency conversion is used, an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oftness and good abrasion resist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低压变频电缆,尤其涉及一种矿用变频阻燃软电缆,属于电 线电缆

技术介绍
随着变频调速技术的发展,变频电机的调速具有低噪声、低能耗、调速稳定、低速 运行可靠等优点,越来越受到机械、治金等行业的重视和认可。如果应用到煤炭、矿藏开采 工业中,必将实现开采工业的自动化、高效化。为变频电机提供动力的变频电缆也应运而生,并且因为其具有抗干扰性强、相序 对称性好、运行可靠的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申请日为2006年8月8日、申请号为200620087760. 公开日为2007年8月 29日的中国技术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煤矿变频电力电缆”,但其结构设置中没 有内衬层,影响到其运行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虽然其在主线芯绝缘外设置了金属屏蔽 层,但在移动场合下不符合加强型的要求。另有申请日为2006年10月30日、申请号为 200620126831. 公开日为2007年10月24日的中国技术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 “10kV耐温防腐变频器电缆”,但其为硬结构,存在以下缺点1、在需要频繁移动的场合,如在煤矿移动类机械装备上使用时,此种变频电缆因 质地较硬、柔软性差、不易弯曲,不适用;2、铜带屏蔽使电缆弯曲性能变差;3、在矿藏开采领域,电缆的护套具有防砸、撞、压、挤等性能,采用塑料类护套不适1=1 o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具有较强的耐电 压冲击力,能经受高速变频时的脉冲电压,柔软性、耐磨性能良好的矿用变频阻燃软电缆。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矿用变频阻燃软电缆的结构特点是主线芯导体和地线芯导体分别由 单根或多根镀锡铜丝绞合形成,在所述主线芯导体和地线芯导体上挤包乙丙橡皮混合料形 成绝缘层分别构成主绝缘线芯和地绝缘线芯,在三根主绝缘线芯外分别编织镀锡铜丝和纤 维纱构成屏蔽层,并与三根地绝缘线芯间隔排列绞合成缆构成缆芯;在缆芯外,由内向外依 次设置的是通过绕包半导电布带形成的包带层、挤包形成的内护套层、编织构成的总屏蔽 层,在所述总屏蔽层的外表挤包有外护套层。所述主线芯导体、地线芯导体均为第5类或第6类镀锡铜导体;所述地线芯导体截面面积不小于主线芯导体截面面积的六分之一;所述三根主绝缘线芯和三根地绝缘线芯对称间隔排列构成缆芯;所述屏蔽层中的镀锡铜丝和纤维纱两者锭数相同、方向相反;所述总屏蔽层采用裸铜丝、或镀锡铜丝编织而成;所述外护套层采用氯化聚乙烯、氯丁橡皮或氯磺化聚乙烯料挤包形成。与已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益效果体现在1、本技术综合考虑了矿藏开采领域的环境和电缆运行的要求,导体采用了第 5类或第6类镀锡铜丝,绝缘和护套采用橡胶材质,使电缆更加柔软,便于灵活、频繁移动, 同时镀锡铜丝防止导体在运用过程中被氧化引起电阻的增大,引起发热而导致火灾发生;2、本技术电缆地线芯导体面积不低于主线芯六分之一,总面积不低于主截面 一半,增加了电缆回路载流量,确保电缆的安全性;3、本技术三根主线芯和三根地线芯对称间隔排列,提高了电磁兼容性,比四 芯电缆更好的电性能;4、本技术在绝缘层编织镀锡铜丝/纤维纱构成屏蔽层,一方面提高电缆的屏 蔽性能,另一方面提高了电缆的抗拉性能;5、本技术总屏蔽层采用裸铜丝、或镀锡铜丝编织,提高了电缆的弯曲、柔软性 能;6、本技术外护套层(7)采用氯化聚乙烯、或氯丁橡皮、氯磺化聚乙烯等材料 挤包形成,其类材料具有较高的机械性能和阻燃性能,满足矿藏开采的恶劣环境和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a主线芯导体,lb地线芯导体,2a主绝缘线芯,2b地绝缘线芯、3屏蔽 层,4包带层,5内护套层,6总屏蔽层,7外护套层。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主线芯导体la和地线芯导体lb分别由单根或多根镀锡铜丝 绞合形成,在主线芯导体la和地线芯导体lb上挤包乙丙橡皮混合料形成绝缘层分别构成 主绝缘线芯2a和地绝缘线芯2b,在三根主绝缘线芯2a外分别编织镀锡铜丝和纤维纱构成 屏蔽层3,并与三根地绝缘线芯2b间隔排列绞合成缆构成缆芯;在缆芯外,由内向外依次设 置的是通过绕包半导电布带形成的包带层4、挤包形成的内护套层5、编织构成的总屏蔽层 6,在总屏蔽层6的外表挤包有外护套层7。具体实施中,主线芯导体la、地线芯导体lb均为第5类或第6类镀锡铜导体;地 线芯导体lb的截面面积不小于主线芯导体la截面面积的六分之一;三根主绝缘线芯2a和 三根地绝缘线芯2b对称间隔排列构成缆芯;屏蔽层3中的纤维纱采用芳纶纱,镀锡铜丝和 芳纶纱两者锭数相同、方向相反;总屏蔽层6采用裸铜丝、或镀锡铜丝编织而成;外护套层7 采用氯化聚乙烯、氯丁橡皮或氯磺化聚乙烯料挤包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矿用变频阻燃软电缆,其特征是主线芯导体(1a)和地线芯导体(1b)分别由单根或多根镀锡铜丝绞合形成,在所述主线芯导体(1a)和地线芯导体(1b)上挤包形成绝缘层分别构成主绝缘线芯(2a)和地绝缘线芯(2b),在三根主绝缘线芯(2a)外分别编织镀锡铜丝和纤维纱构成屏蔽层(3),并与三根地绝缘线芯(2b)间隔排列绞合成缆构成缆芯;在缆芯外,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是通过绕包半导电布带形成的包带层(4)、挤包形成的内护套层(5)、编织构成的总屏蔽层(6),在所述总屏蔽层(6)的外表挤包有外护套层(7)。

【技术特征摘要】
矿用变频阻燃软电缆,其特征是主线芯导体(1a)和地线芯导体(1b)分别由单根或多根镀锡铜丝绞合形成,在所述主线芯导体(1a)和地线芯导体(1b)上挤包形成绝缘层分别构成主绝缘线芯(2a)和地绝缘线芯(2b),在三根主绝缘线芯(2a)外分别编织镀锡铜丝和纤维纱构成屏蔽层(3),并与三根地绝缘线芯(2b)间隔排列绞合成缆构成缆芯;在缆芯外,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是通过绕包半导电布带形成的包带层(4)、挤包形成的内护套层(5)、编织构成的总屏蔽层(6),在所述总屏蔽层(6)的外表挤包有外护套层(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变频阻燃软电缆,其特征是所述主线芯导体(la)、地线 芯导体(lb)均为第5类或第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明玉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国华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