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驻车制动,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驻车制动器以及车辆。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驻车制动器主要分为纯电动驻车制动器及纯手动驻车制动器。其中,纯电动驻车制动器在轿车中普遍应用,该类驻车制动器具备体积小、夹紧力大、反应迅速和噪音低的特点,且成本也比较低,但其在制动器出现故障或者电气系统出现故障时,将无法通过其他能量形式进行行车制动,对车辆驾驶员和乘客来说,风险偏大。
2、而纯手动驻车制动器则广泛应用于叉车等工程车辆。对于叉车等工程车辆,传统的单缸手动制动器无法满足实际制动效能需求,因此在工程车辆中多应用双缸或者三缸的手动驻车制动器。然而,无论是双缸或是三缸的手动驻车制动器,其手动驻车的方式均使得夹紧力偏小且局限性大,难以满足大吨位车型的驻车需求。
3、因此,现有的驻车制动器均较难满足对应车型的驻车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驻车制动器较难满足对应车型的驻车需求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子驻车制动器以及车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驻车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钳体、支架、第一摩擦件、第二摩擦件、电子驻车机构以及手动驻车机构,所述钳体、所述第一摩擦件与所述第二摩擦件分别滑动连接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一摩擦件与所述第二摩擦件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驻车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钳体包括缸体部、勾爪部以及连接在所述缸体部与所述勾爪部之间的连接部,所述缸体部上设置有第一缸孔、第二缸孔、第三缸孔以及连通所述第一缸孔、所述第二缸孔与所述第三缸孔的油路,所述第一缸孔内滑动安装有活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驻车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驻车驱动组件包括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驻车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钳体、支架、第一摩擦件、第二摩擦件、电子驻车机构以及手动驻车机构,所述钳体、所述第一摩擦件与所述第二摩擦件分别滑动连接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一摩擦件与所述第二摩擦件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驻车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钳体包括缸体部、勾爪部以及连接在所述缸体部与所述勾爪部之间的连接部,所述缸体部上设置有第一缸孔、第二缸孔、第三缸孔以及连通所述第一缸孔、所述第二缸孔与所述第三缸孔的油路,所述第一缸孔内滑动安装有活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驻车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驻车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模组、第一螺杆以及第一螺套,所述第一驱动模组安装在所述钳体上并与所述第一螺杆相接,所述第一螺套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螺杆上并与所述第一驻车活塞抵接;所述第一驱动模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螺杆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驻车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模组包括驱动电机以及减速齿轮组,所述减速齿轮组的输入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相接,所述减速齿轮组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螺杆相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驻车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模组还包括驱动壳体,所述驱动壳体安装在所述钳体上,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减速齿轮组安装在所述驱动壳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驻车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杆上设置有沿所述第一螺杆的径向延伸的第一凸环,所述第一凸环设于所述第二缸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驻车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驻车驱动组件包括拉臂、第二螺杆以及第二螺套,所述拉臂的第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钳体上并与所述第二螺杆相接,所述第二螺套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二螺杆上并与所述第二驻车活塞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驻车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县忠,程帮胜,杨左文,陈文,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