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塞弹性销及使用该加塞弹性销的自复位耗能钢框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3414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3 23:11
一种加塞弹性销及使用该加塞弹性销的自复位耗能钢框架结构,它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无法满足抗震性能中的抗弯承载力、抗弯刚度、耗能能力和复位能力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将钢柱上焊接的短钢梁段和钢梁通过加塞弹性销、复位碟簧和防屈曲杆连接在一起的钢框架节点,能用于将钢柱和短钢柱段通过加塞弹性销、复位碟簧和防屈曲杆连接在一起的钢柱脚节点,形成一种采用加塞弹性销抗剪‑复位碟簧与耗能防屈曲杆并联抗弯的钢梁柱节点和钢柱脚节点的新型自复位耗能钢框架结构体系。整个加塞弹性销抗剪‑复位碟簧与耗能防屈曲杆并联抗弯的钢梁柱节点呈T形。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土木工程中新型钢结构体系的构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复位耗能的钢框架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将钢柱上焊接的短钢梁段和钢梁通过加塞弹性销、复位碟簧和防屈曲杆连接在一起的钢框架节点,并且也涉及一种能用于将钢柱和短钢柱段通过加塞弹性销、复位碟簧和防屈曲杆连接在一起的钢柱脚节点,从而形成一种采用加塞弹性销抗剪-复位碟簧与耗能防屈曲杆并联抗弯的钢梁柱节点和钢柱脚节点的新型自复位耗能钢框架结构体系。属于土木工程。


技术介绍

1、目前常用钢梁直接与钢柱焊接的梁柱节点构造,在大侧移下钢梁端部易产生大的塑性变形和疲劳断裂,影响钢框架的复位能力且劣化了结构的延性。且梁柱节点中梁端修复困难,不利于震后结构使用功能的快速恢复;当钢柱柱脚刚接时,大侧移下钢柱靠近柱脚部位也常产生大的塑性变形和疲劳断裂,劣化了结构的延性和不利于震后结构修复;钢梁与钢柱(或钢柱与柱脚底板)仅销轴连接时,销接梁柱节点(或钢柱脚节点)几乎无耗能和复位能力,结构的冗余度大幅降低,不利于结构抗震;

2、目前通过实心圆柱销连接钢梁与钢柱的铰接梁柱节点构造,不可避免地使实心圆柱销和孔壁间出现间隙,导致节点传力不连续,滑移明显,影响结构的受力性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塞弹性销,其特征在于:加塞弹性销(F)包括弹性销(F-1)、高强止退螺杆(F-2)、两个带孔锥形销(F-3)和两个高强止退螺母(F-4);弹性销(F-1)为沿轴线方向带有开口的销体,两个带孔锥形销(F-3)的小端相对布置并套装在高强止退螺杆(F-2)上,弹性销(F-1)套装在两个带孔锥形销(F-3)上,且弹性销(F-1)在两个带孔锥形销(F-3)的作用下涨紧,两个高强止退螺母(F-4)分别旋拧在高强止退螺杆(F-2)的两端并顶紧带孔锥形销(F-3)的两端。

2.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塞弹性销的自复位耗能钢框架结构,它包括钢筋混凝土基础(1)、地面(2)和开孔箱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塞弹性销,其特征在于:加塞弹性销(f)包括弹性销(f-1)、高强止退螺杆(f-2)、两个带孔锥形销(f-3)和两个高强止退螺母(f-4);弹性销(f-1)为沿轴线方向带有开口的销体,两个带孔锥形销(f-3)的小端相对布置并套装在高强止退螺杆(f-2)上,弹性销(f-1)套装在两个带孔锥形销(f-3)上,且弹性销(f-1)在两个带孔锥形销(f-3)的作用下涨紧,两个高强止退螺母(f-4)分别旋拧在高强止退螺杆(f-2)的两端并顶紧带孔锥形销(f-3)的两端。

2.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塞弹性销的自复位耗能钢框架结构,它包括钢筋混凝土基础(1)、地面(2)和开孔箱形截面钢锚件(3),开孔箱形截面钢锚件(3)预安装在钢筋混凝土基础(1)内,钢筋混凝土基础(1)上端面为地面(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复位耗能钢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钢梁柱节点中的短钢梁段为第一短钢梁段(b-1)时,钢梁(5)的端部结构与第一短钢梁段(b-1)的端部结构相同;第一短钢梁段(b-1)包括第一h形钢梁(b-1-1)、两个第一耳板(b-1-2)、两个第一耳板填板(b-1-3)、两个第一复位安装板(b-1-4)和两个第一纵向肋板(b-1-5),两个第一耳板(b-1-2)平行安装在第一h形钢梁(b-1-1)的另一端端部,且两个第一耳板(b-1-2)上同轴开设有两个圆孔,两个第一耳板填板(b-1-3)夹在两个第一耳板(b-1-2)根部的第一h形钢梁(b-1-1)上,两个第一复位安装板(b-1-4)分别竖直安装在第一h形钢梁(b-1-1)左右两侧的上翼缘和下翼缘之间,两个第一纵向肋板(b-1-5)分别水平焊接在第一h形钢梁(b-1-1)左右两侧的中部梁体、上翼缘和下翼缘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复位耗能钢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钢梁柱节点中的短钢梁段为第二短钢梁段(b-2)时,钢梁(5)的端部结构与第二短钢梁段(b-2)的端部结构相同;第二短钢梁段(b-2)包括第二h形钢梁(b-2-1)、两个第二耳板(b-2-2)、两个第二耳板填板(b-2-3)、两个第二复位安装板(b-2-4)和两个腹板纵肋(b-2-5),两个第二耳板(b-2-2平行)安装在第二h形钢梁(b-2-1)的另一端端部,且两个第二耳板(b-2-2)上同轴开设有两个圆孔,两个第二耳板填板(b-2-3)夹在两个第二耳板(b-2-2)根部的第二h形钢梁(b-2-1)上,两个第二复位安装板(b-2-4)竖直安装在第二h形钢梁(b-2-1)的上翼缘和下翼缘之间,两个腹板纵肋(b-2-5)分别安装在第二h形钢梁(b-2-1)左右两侧的中部梁体、上翼缘和下翼缘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复位耗能钢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钢柱脚节点中的短钢柱段为第一短钢柱段(g-1)时,钢柱(4)的端部结构与第一短钢柱段(g-1)的端部结构相同;第一短钢柱段(g-1)包括第一h形钢柱(g-1-1)、两个第一钢柱耳板(g-1-2)、两个第一钢柱耳板填板(g-1-3)、两个第一钢柱复位安装板(g-1-4)和两个第一钢柱纵向肋板(g-1-5),两个第一钢柱耳板(g-1-2)平行安装在第一h形钢柱(g-1-1)的另一端端部,且两个第一钢柱耳板(g-1-2)上同轴开设有两个圆孔,两个第一钢柱耳板填板(g-1-3)夹在两个第一钢柱耳板(g-1-2)根部的第一h形钢柱(g-1-1)上,两个第一钢柱复位安装板(g-1-4)分别竖直安装在第一h形钢柱(g-1-1)左右两侧的上翼缘和下翼缘之间,两个第一钢柱纵向肋板(g-1-5)分别水平焊接在第一h形钢柱(g-1-1)左右两侧的中部梁体、上翼缘和下翼缘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复位耗能钢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钢柱脚节点中的短钢柱段为第二短钢柱段(g-2)时,钢柱(4)的端部结构与第二短钢柱段(g-2)的结构相同;第二短钢柱段(g-2)包括第二h形钢柱(g-2-1)、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玉坤谢志朋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