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固态电池,特别是涉及一种全固态电池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方法以及评价装置。
技术介绍
1、液态锂离子电池无论从材料体系、单体设计,还是系统集成各个层次,都存在一定瓶颈,导致能量密度无法继续提升,且本征安全性尚未实现。全固态电池,因其可匹配高比能正负极体系进一步提升能量密度、可使用不可燃无机固态电解质替代液态电解液改善电池安全性,是当前最具有前景的下一代电池。但是,近期有研究发现,在一定条件下,固态电解质仍会与满电态正负极材料发生剧烈的燃烧和放热反应。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够对各类全固态电池关键材料进行热安全性评价方法,为固态电池安全设计提供支撑。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全固态电池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方法以及评价装置。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全固态电池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方法,所述安全性评价方法包括:
3、获取电池单体的活性材料和固态电解质;
4、由所述活性材料和固态电解质制备分层测试样品和/或混合测试样品;所述混合测试样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固态电池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性评价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包括液态锂离子电池和/或全固态电池,所述安全性评价方法还满足如下条件中的至少一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制的压力为50MPa~1000MPa,时间为0.5min~5min。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材料与所述固态电解质的质量比为4~8:6~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经过充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固态电池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性评价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包括液态锂离子电池和/或全固态电池,所述安全性评价方法还满足如下条件中的至少一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制的压力为50mpa~1000mpa,时间为0.5min~5min。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材料与所述固态电解质的质量比为4~8:6~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经过充电处理或放电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芮新宇,任东生,卢兰光,毛玉琼,董少海,黄学辉,熊得军,梁景洪,欧阳明高,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