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与电子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4152870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3 23:04
本申请公开一种复合材料、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与电子设备,所述复合材料包括量子点、连接于量子点表面的第一配体和连接于量子点表面的第二配体,将量子点的表面配体配置为第一配体和第二配体的杂化组合,以改善量子点成膜的致密度和量子点间的电子耦合效果,所述发光器件中发光层的材料包含所述复合材料,提高了发光层中量子点的堆叠密度以及堆叠有序度,增强了发光层中量子点间的电子耦合,促进了载流子在发光层内的分布均匀度,从而改善了发光器件在高亮度下存在的效率滚降的问题;在所述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中,通过向发光层背离底电极的一面施加压力以进一步地缩短发光层中量子点间的距离,进一步地提升了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光电,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与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1、量子点(quantum dos,qds)又称半导体纳米晶,其是一种近似球体或多面体的无机纳米颗粒,直径在1nm~100nm之间。量子点具有独特的荧光纳米效应,量子点的发光波长可通过改变自身尺寸和成分组成进行调控,具有荧光效率高、色纯度高、灵敏度高等优点,在光伏发电、光电显示、生物探针等
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量子点为无机纳米粒子,量子点的表面需连接配体以提高稳定性。目前,基于提高量子点溶解性的考量,连接于量子点表面的配体通常为碳原子数量大于10的长链配体,例如油酸、油胺等,但在表面连接有长链配体的量子点形成的膜层中,存在致密度不佳、量子点间电子耦合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与电子设备,以改善量子点成膜的致密度和量子点间的电子耦合效果。

2、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下:

3、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包括量子点以及第一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材料,包括量子点以及第一配体,所述第一配体连接于所述量子点的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还包括第二配体,所述第二配体连接于所述量子点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体选自取代的或未取代的主链长为C10~C20的有机羧酸以及取代的或未取代的主链长为C10~C20的有机胺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体选自癸酸、十一烷酸、十二烷酸、十四烷酸、十六烷酸、十八烷酸、油酸、异油酸、亚油酸、花生酸以及花生四烯酸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中所述的量子点,其特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材料,包括量子点以及第一配体,所述第一配体连接于所述量子点的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还包括第二配体,所述第二配体连接于所述量子点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体选自取代的或未取代的主链长为c10~c20的有机羧酸以及取代的或未取代的主链长为c10~c20的有机胺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体选自癸酸、十一烷酸、十二烷酸、十四烷酸、十六烷酸、十八烷酸、油酸、异油酸、亚油酸、花生酸以及花生四烯酸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中所述的量子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选自单一组分量子点、核壳结构量子点、无机钙钛矿量子点或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量子点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中所述的量子点,其特征在于,对于单个所述量子点,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礼宽侯文军
申请(专利权)人: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