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接修复废旧锂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52760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3 2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直接修复废旧锂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属于锂电池正极技术领域。针对废旧锂电池正极材料再生存在破坏阴极的结构、再生后电化学性能无法完全恢复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分考虑再生过程中Al杂质的影响,在废旧正极材料粉末外形成完美的Ti包覆层,有效地消除Al杂质,再生过程中同时改性缩短其工艺流程,节约成本,通过该方法再生的LCO明显提高其电化学循环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直接修复废旧锂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属于锂电池正极。


技术介绍

1、随着3c设备和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预计未来5-10年将产生大量报废锂离子电池。妥善处理废旧锂电池,可以有效循环利用贵金属,保护环境免受锂电池中有害物质的危害。对于正极材料的再生,一般采用火法、湿法和直接再生。值得注意的是,火法冶金往往能耗高,有害气体排放多。湿法冶金工艺不仅使用大量的酸、碱和有机溶剂,产生大量的废水,而且对设备的要求也很高。废旧正极材料采用共沉淀、共晶、水热和固相等直接再生策略,在不破坏微观结构的情况下恢复电化学性能,大大降低了能耗。因此,对直接再生研究对于未来解决储能装置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2、再生过程中,废旧锂电的降解和拆解过程中产生的杂质对再生效果影响严重。特别是al杂质在拆解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引入,其主要来源于电化学循环过程中al收集器的溶解,并在阴极材料从al收集器中析出,因此正确处理铝杂质是阴极材料直接再生的关键问题。zhang等系统地探讨了al杂质在废lini0.6co0.2mn0.2o2(ncm622)共沉淀法合成过程中的影响。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接修复废旧锂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直接修复废旧锂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NaOH溶液Ⅰ浓度为1~5mol/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直接修复废旧锂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可溶性钛源为有机可溶性钛源或无机可溶性钛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直接修复废旧锂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NaOH溶液Ⅱ的浓度为1~5mol/L,可溶性钛源与NaOH溶液Ⅱ的固液比g:mL为1~4:40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直接修复废旧锂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接修复废旧锂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直接修复废旧锂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naoh溶液ⅰ浓度为1~5mol/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直接修复废旧锂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可溶性钛源为有机可溶性钛源或无机可溶性钛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直接修复废旧锂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naoh溶液ⅱ的浓度为1~5mol/l,可溶性钛源与naoh溶液ⅱ的固液比g:ml为1~4:400。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鹏飞隋曼龄董恩华牟许霖黄开刘景梓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