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用阻燃通信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2740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煤矿用阻燃通信电缆,其特征是导体采用镀锡软铜线,在所述导体上挤包硅烷交联聚乙烯绝缘层并经硫化构成绝缘线芯;每两根或四根绝缘线绞合成对绞组或四星组,在对绞组或四星组上重叠绕包有聚酯带,并以此构成单元对绞组或单元四星组,将单元对绞组或单元四星组与填充绳成缆构成缆芯,在缆芯的外表面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绕包的形成包带层、总屏蔽引流线上绕包铝/塑复合带层构成的总屏蔽层、挤包PE形成的内护层、镀锌钢丝编织铠装层、挤包PVC/NBR复合弹性体材料形成的外护套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信号传输和电能传输的双重功能,并具有防电磁干扰、阻燃、耐弯曲、耐机械冲击和长寿命等优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通信电缆,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煤矿用阻燃通信电缆,属于电线电缆

技术介绍
煤矿开采业,由于其环境的特殊性,其电气装备用电缆都需要一定的特殊要求。根 据煤矿环境的恶劣情况,需要的电缆具有阻燃性、耐外界机械冲击力、耐磨性、抗拉和柔软 等性能。煤矿用通信电缆还需要具有防电磁干扰等要求。目前这类电缆市场上多数采用聚乙烯绝缘,其耐热性能不高;护套采用PVC塑料, 抗外界机械冲击性能不是最理想的。因此,对现有的产品进行必要的改进,使之提高其性 能,延长产品使用寿命,满足用户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改进型的煤矿用 阻燃通信电缆。 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技术煤矿用阻燃通信电缆的结构特点是导体采用镀锡软铜线,在导体上挤 包硅烷交联聚乙烯绝缘层并经硫化构成绝缘线芯;每两根绝缘线芯绞合成对绞组或每四 根绝缘线芯绞合成四星组,在所述对绞组或四星组上重叠绕包有聚酯带,构成单元对绞组 或单元四星组,所述单元对绞组或单元四星组与填充绳成缆构成缆芯,在所述缆芯的外表 面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绕包形成的包带层、总屏蔽引流线上绕包铝塑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煤矿用阻燃通信电缆,其特征是导体(1)采用镀锡软铜线,在所述导体(1)上挤包硅烷交联聚乙烯绝缘层(2)并经硫化构成绝缘线芯;每两根绝缘线芯绞合成对绞组(3A)或每四根绝缘线芯绞合成四星组(3B),在所述对绞组(3A)或四星组(3B)上重叠绕包有聚酯带(4),构成单元对绞组(5A)或单元四星组(5B),所述单元对绞组(5A)或单元四星组(5B)与填充绳(6)成缆构成缆芯,在所述缆芯的外表面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绕包形成的包带层(7)、总屏蔽引流线(8)上绕包铝塑复合带层(9)构成的总屏蔽层、挤包PE形成的内护层(10)、镀锌钢丝编织铠装层(11)、挤包PVC/NBR复合弹性体材料形成的外护套层(1...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煤矿用阻燃通信电缆,其特征是导体(1)采用镀锡软铜线,在所述导体(1)上挤包硅烷交联聚乙烯绝缘层(2)并经硫化构成绝缘线芯;每两根绝缘线芯绞合成对绞组(3A)或每四根绝缘线芯绞合成四星组(3B),在所述对绞组(3A)或四星组(3B)上重叠绕包有聚酯带(4),构成单元对绞组(5A)或单元四星组(5B),所述单元对绞组(5A)或单元四星组(5B)与填充绳(6)成缆构成缆芯,在所述缆芯的外表面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绕包形成的包带层(7)、总屏蔽引流线(8)上绕包铝塑复合带层(9)构成的总屏蔽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本寿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航天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