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离子电渗耦合余热管理及能量转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52490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3 22:58
本公开揭示了一种锂电池‑离子电渗耦合余热管理及能量转换方法,包括水泵、锂电池组、冷板、第一发电单元、第二发电单元、多孔介质膜、电渗发电装置和热电冷板;水泵用于抽取海水、淡水对锂电池进行热管理;锂电池组正常工作时候产生热量;冷板为锂电池热管理部件;第一发电单元包含第一电极与海水储液池,与多孔介质膜相连;第二发电单元包含第二电极与淡水储液池,与多孔介质膜相连;多孔介质膜位于第一储液池与第二储液池之间,是一种具有离子选择性的多孔膜,当离子在多孔介质膜中选择性迁移时,形成离子电流进行发电;热电冷板用于对锂电池的热管理;电渗发电装置所产生的电流,经过交变器、配电箱至电极,以实现对电子元器件供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属于余热回收利用,具体涉及一种锂电池-离子电渗耦合余热管理及能量转换方法


技术介绍

1、盐差能是新型的绿色可再生能源,我国湖泊河流数目多,存在大未被利用的盐差能,若能高效的利用此类能量,则可有效解决能源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2、电渗发电技术是一种新型发电技术,一般由高浓度离子溶液、纳米膜和低浓度离子溶液三部分构成,工作原理是以电解质溶液的浓度梯度或温度梯度为源动力,驱使溶液中的同种带电离子由高浓度侧定向迁移至低浓度侧,从而产生离子电流,即可将盐差能转换为电能,从而实现离子电渗的能量转换。目前,强化电渗发电的方法主要从强化源动力强度和纳米孔道的离子选择性两方面进行实施,例如增大两侧电解质溶液的离子浓度梯度或者改变纳米孔道的结构。

3、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高电压、高转换效率等优势,作为电子产品中的重要组成部件,其结构也愈发的精密,在如今不断追求高效的要求下,锂电池也逐渐变成“大功率”、“高负荷”产品,虽然锂电池有众多优点,但其抗热滥用性能差,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如果这些热量不及时消散,则会对电池造成不可逆的影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电池-离子电渗耦合余热管理及能量转换方法,包括水泵、锂电池组、冷板、第一发电单元、第二发电单元、多孔介质膜、电渗发电装置和热电冷板;所述水泵用于抽取海水、淡水对锂电池进行热管理;所述锂电池组正常工作时候产生热量;所述冷板为锂电池热管理部件;所述第一发电单元包含第一电极与海水储液池,与多孔介质膜相连;所述第二发电单元包含第二电极与淡水储液池,与多孔介质膜相连;所述多孔介质膜位于第一储液池与第二储液池之间,是一种具有离子选择性的多孔膜,当离子在多孔介质膜中选择性迁移时,形成离子电流进行发电;所述热电冷板用于对锂电池的热管理;所述电渗发电装置所产生的电流,经过交变器、配电箱至电极,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离子电渗耦合余热管理及能量转换方法,包括水泵、锂电池组、冷板、第一发电单元、第二发电单元、多孔介质膜、电渗发电装置和热电冷板;所述水泵用于抽取海水、淡水对锂电池进行热管理;所述锂电池组正常工作时候产生热量;所述冷板为锂电池热管理部件;所述第一发电单元包含第一电极与海水储液池,与多孔介质膜相连;所述第二发电单元包含第二电极与淡水储液池,与多孔介质膜相连;所述多孔介质膜位于第一储液池与第二储液池之间,是一种具有离子选择性的多孔膜,当离子在多孔介质膜中选择性迁移时,形成离子电流进行发电;所述热电冷板用于对锂电池的热管理;所述电渗发电装置所产生的电流,经过交变器、配电箱至电极,以实现对电子元器件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其中,优选的,所述冷板设置于锂电池组内,所述冷板的流道入口、出口皆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秦龙薛凯叶柏青曾勤王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