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致发光粉体的制备方法、陶瓷墨水及隐形防伪陶瓷技术

技术编号:4152235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致发光粉体的制备方法、陶瓷墨水及隐形防伪陶瓷,涉及瓷砖防伪技术领域,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01.将氧化物A溶于酸液中,得到B溶液;步骤S02.将氧化物C溶于酸液中,得到D溶液,所述氧化物C为镧系金属氧化物;步骤S03.将B溶液滴入D溶液中,混匀后,添加碱性沉淀剂,并水浴加热直至沉淀析出完全;离心分离,将沉淀经洗涤、干燥、高温煅烧后,得到光致发光粉体。通过湿法合成光致发光粉体,该光致发光粉体无需包覆即可具有较好的耐高温特性,可耐受1350℃的烧结温度也不会出现光致发光特性猝灭的现象,因此可应用于防伪陶瓷的制作;并且该光致发光粉体的粒径较小,可使陶瓷墨水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瓷砖防伪,特别涉及一种光致发光粉体的制备方法、陶瓷墨水及隐形防伪陶瓷


技术介绍

1、陶瓷企业为维护品牌形象,确保消费者合法权益,避免假冒、窜货等现象的出现,通常会在砖体上打上防伪标志。现有防伪标志打标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干压成型的过程中在砖坯底部压制品牌商标;第二种是通过在成品砖/板材底部印制肉眼可见的二维码或一串字符。然而,由于大规格陶瓷板材主要通过辊压成型工艺压制,工艺的限制导致无法在砖坯底部压制品牌商标,于是只能通过在成品底部印制肉眼可见的二维码或字符串,但是印制的二维码或字符串无法起到隐形的防伪效果,而且还存在被抹除的风险,并且,由于编码显性可见,不良厂商可直接对编码进行涂改,导致无法阻止产品的伪造或窜货,无法起到防伪的作用。

2、对此,现有技术专利技术了具有隐形功能的陶瓷墨水,利用这类隐形陶瓷墨水打印的码防标记,具有隐蔽性,可防止抹除,但在红外或紫外光照射下,又能显现,因此具有较好的防伪作用。然而,这些具有隐形功能的墨水通常以光致发光材料为原料,然而现有的光致发光材料在陶瓷烧结过程中其光致发光特性容易猝灭,即,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致发光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致发光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03中,所述碱性沉淀剂添加至溶液体系的pH值为5~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致发光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02中,所述的氧化物C包括氧化铈、氧化镧、氧化镝、氧化铒、氧化铕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致发光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01和步骤S02中,所述酸液包括磷酸、盐酸、硫酸、柠檬酸、醋酸溶液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致发光粉体的制备方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致发光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致发光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03中,所述碱性沉淀剂添加至溶液体系的ph值为5~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致发光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02中,所述的氧化物c包括氧化铈、氧化镧、氧化镝、氧化铒、氧化铕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致发光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01和步骤s02中,所述酸液包括磷酸、盐酸、硫酸、柠檬酸、醋酸溶液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致发光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03中,高温煅烧的温度为1100~14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致发光粉体的制备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民吴建青苏华枝黄知龙
申请(专利权)人:新明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