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正极掺混镍酸锂的磷酸铁锂电池及其化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52199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56
本申请提供一种正极掺混镍酸锂的磷酸铁锂电池的化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01、将待化成的磷酸铁锂电池进行常温化成,得到一次化成电池;所述常温化成通过如下方式实现:于20℃~30℃、‑0.04MPa~‑0.09MPa,将所述待化成的磷酸铁锂电池进行一次充电后静置,然后进行二次充电后静置,最后进行三次充电;S02、于40℃~50℃,将步骤S01中的一次化成电池进行搁置,得到搁置电池;S03、于40℃~50℃,将步骤S02中的搁置电池进行化成,得到正极掺混镍酸锂的磷酸铁锂电池。通过本申请,解决了LNO激活电压与LFP上限电压冲突的矛盾,可以使得所形成的SEI膜致密稳定,减少负极片负压析锂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尤其涉及一种正极掺混镍酸锂的磷酸铁锂电池及其化成方法


技术介绍

1、近年来,各种电子产品及物联网等快速发展,对锂离子电池的长循环性能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储能用锂离子电池通常以石墨作负极、液态有机电解液作电解质,正极选材以三元材料(ncm)和磷酸铁锂(lfp)为主。其中ncm在循环过程中常常存在过渡金属溶出和颗粒破碎等问题,容易导致电池循环寿命恶化,因此ncm电池往往无法满足储能电站长服役寿命需求。区别于ncm的层状结构,lfp的晶体结构为有序橄榄石型,po43-聚阴离子的p-o强共价键为良好的支撑结构,可以显著降低循环过程中li+频繁嵌入、脱出对材料本身结构的影响,进而大幅提升电芯的循环寿命,因此,目前长循环锂离子液态电池往往采用lfp作为正极材料。

2、针对lfp电池的寿命衰减,有研究发现,其主要原因为负极副反应导致的活性锂消耗,具体表现为固体电解质膜(sei)的持续生长、破裂及重组。补锂技术,也叫做预锂化或者嵌锂技术,即在锂电池工作前向电池内部增加锂以此达到补充循环过程中活性锂的目的,并能有效提升电池能量密度,从而满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正极掺混镍酸锂的磷酸铁锂电池的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掺混镍酸锂的磷酸铁锂电池的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01中,所述待化成的磷酸铁锂电池为正极掺杂了1wt%~5wt%镍酸锂的磷酸铁锂电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掺混镍酸锂的磷酸铁锂电池的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01中,所述一次充电后静置的操作条件为0.02C~0.05C恒流充电到2.6V~2.8V,然后静置5min~3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掺混镍酸锂的磷酸铁锂电池的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01中,所述二次充电后静置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极掺混镍酸锂的磷酸铁锂电池的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掺混镍酸锂的磷酸铁锂电池的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01中,所述待化成的磷酸铁锂电池为正极掺杂了1wt%~5wt%镍酸锂的磷酸铁锂电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掺混镍酸锂的磷酸铁锂电池的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01中,所述一次充电后静置的操作条件为0.02c~0.05c恒流充电到2.6v~2.8v,然后静置5min~3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掺混镍酸锂的磷酸铁锂电池的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01中,所述二次充电后静置的操作条件为0.08c~0.12c恒流充电到3.0v~3.25v,然后静置5min~6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掺混镍酸锂的磷酸铁锂电池的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01中,所述三次充电的操作条件为0.1c~0.2c恒流充电到3.3v~3.35v。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杨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雄韬锂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