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金玉明专利>正文

一种伸缩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2124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伸缩管,包括:外管、伸入在所述外管内可沿外管内壁滑动的内管、固定在所述外管一端部上的管套、设置在管套与内管之间的锁定机构,由于锁块具有连接部和锁定部,连接部连接在套管上,使得锁定部能够上下移动。当外管和内管由解锁状态向锁定状态转换时,推钮上的解锁柱将锁块的锁定部推入任一限位卡槽内,并且压紧在锁定部的上方使得外管和内管相对锁定;向前推动推钮时,使得解锁柱从锁定部上方移开能够顺利地滑入解锁腔内内管可相对外管滑动。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会出现锁块由限位卡槽滑出后卡在解锁柱与内管之间的现象,并且在当外管和内管由解锁状态向锁定状态转换时能够顺利地滑回限位卡槽内,使用更加安全。(*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伸縮管,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吸尘器上的伸縮管。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传统的伸縮管如用于吸尘器上的伸縮管,包括外管、伸入在所述外管 内可沿外管内壁滑动的内管、固定在所述外管一端部上的管套,在所述管套与内管之间的 锁定机构,所述的锁定机构包括沿内管外表面轴向排列的多个限位卡槽、可滑动地设置所 述的管套上的推钮、锁定轴,锁定轴设置在推钮和内管之间,当推钮上的推杆将锁定轴推入 任一限位卡槽内时,所述的外管和内管相对锁定;当释放推钮使锁定轴脱离限位卡槽时,所 述的内管可相对外管滑动,从而达到调节伸縮管长度的目的。 然而,在锁定轴由解锁状态至锁定状态转换过程中,由于锁定轴由限位卡槽滑出 后容易卡在推杆与内管之间,从而难以滑回限位卡槽内,导致内管和外管无法锁定,由于没 有静压力而使锁定机构失去原有功能,使用不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安全的伸縮管,它由解锁状态至锁定状 态转换过程中锁块能够顺利地滑回限位卡槽内。本技术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施一种伸縮管,包括夕卜管; 伸入在所述外管内可沿外管内壁滑动的内管; 固定在所述外管一端部上的管套; 设置在所述管套与内管之间的锁定机构,所述的锁定机构包括轴向排列在所述内 管的外表面上的多个限位卡槽、可滑动地设置所述的管套上的推钮、锁块,所述的推钮与管 套之间设置有压簧,所述的推钮具有解锁柱以及与解锁柱相邻的解锁腔,所述的外管和内 管具有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当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的解锁柱将锁块压在任一限位卡槽 内;当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的锁块脱离限位卡槽并位于解锁腔内; 所述的锁块具有连接部和锁定部,所述的连接部连接在套管上,当所述的外管和内管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的锁定部位于任一限位卡槽内。 所述的解锁柱具有一与所述锁块的锁定部外表面相切的圆弧面。 所述的压簧设置在所述推钮的后部与管套之间。 本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由于本技术的锁块具有连接部和锁定部,所述的连接部连接在套管上,使得 锁定部能够上下移动。当所述的外管和内管由解锁状态向锁定状态转换时,所述的推钮上 的解锁柱将锁块的锁定部推入任一限位卡槽内,并且压紧在锁定部的上方使得外管和内管 相对锁定;向前推动推钮时,使得解锁柱从锁定部上方移开,从而使得锁定部能够顺利地滑 入解锁腔内,使得所述的内管可相对外管滑动,从而达到调节伸縮管长度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会出现锁块由限位卡槽滑出后卡在解锁柱与内管之间的现 象,并且在当所述的外管和内管由解锁状态向锁定状态转换时能够顺利地滑回限位卡槽 内,使用更加安全。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在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的主剖视图; 附图2为本技术在锁定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的主剖视图; 其中 1、内管;2、管套;3、固定块;4、压簧;5、推钮;6、外管;7、锁块;8、限位卡槽;11、解 锁柱;12、解锁腔;13、连接部;14、锁定部;15、圆弧面;16、后部;17、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一种伸縮管,包括外管6、伸入在所述外管6内可沿外管 6内壁滑动的内管1、固定在所述外管6 —端部上的管套2、设置在所述管套2与内管1之间 的锁定机构。锁定机构用于将外管6在内管1上轴向锁定。 所述的锁定机构包括轴向排列在所述内管1的外表面上的多个限位卡槽8、可滑动地设置所述的管套2上的推钮5、锁块7,所述的推钮5与管套2之间设置有压簧4,所述的推钮5具有解锁柱11以及与解锁柱11相邻的解锁腔12,所述的外管6和内管1具有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当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的解锁柱11将锁块7压在任一限位卡槽8内;当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的锁块7脱离限位卡槽8并位于解锁腔12内。 所述的锁块7具有连接部13和锁定部14,所述的连接部13连接在套管2上,当所述的外管6和内管1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的锁定部14位于任一限位卡槽8内。 当所述的外管6和内管1由解锁状态向锁定状态转换时,所述的推钮5上的解锁柱11将锁块7的锁定部14推入任一限位卡槽8内,并且压紧在锁定部14的上方使得外管6和内管1相对锁定;向前推动推钮时(本说明书中的前后方向对应附图中的右左方向),使得解锁柱11从锁定部14上方移开,从而使得锁定部14能够顺利地滑入解锁腔12内,使得所述的内管1可相对外管6滑动,从而达到调节伸縮管长度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锁块7具有连接部13和锁定部14,所述的连接部13使得14始终连接在套管2上,从而使得锁定部14能够绕连接部13上下移动,不会出现锁块7由限位卡槽8滑出后卡在解锁柱11与内管1之间的现象,并且在当所述的外管6和内管1由解锁状态向锁定状态转换时能够顺利地滑回限位卡槽8内,使用更加安全。 所述的解锁柱11具有一与所述锁块7的锁定部14外表面相切的圆弧面15,使得锁定部14能够顺利地由限位卡槽8滑入解锁腔12内或者由解锁腔12滑入限位卡槽8。 所述的压簧4设置在所述推钮5的后部16与管套2之间,用于当锁定部14由限位卡槽8滑回解锁腔12时提供回复力。 解锁腔12内还设置有挡块17,在伸縮管上下翻转180度的情况下,挡块17能够防 止锁块7翘起而难以滑入限位卡槽8。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 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 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伸缩管,包括:外管(6);伸入在所述外管(6)内可沿外管(6)内壁滑动的内管(1);固定在所述外管(6)一端部上的管套(2);设置在所述管套(2)与内管(1)之间的锁定机构,所述的锁定机构包括轴向排列在所述内管(1)的外表面上的多个限位卡槽(8)、可滑动地设置所述的管套(2)上的推钮(5)、锁块(7),所述的推钮(5)与管套(2)之间设置有压簧(4),所述的推钮(5)具有解锁柱(11)以及与解锁柱(11)相邻的解锁腔(12),所述的外管(6)和内管(1)具有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当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的解锁柱(11)将锁块(7)压在任一限位卡槽(8)内;当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的锁块(7)脱离限位卡槽(8)并位于解锁腔(12)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块(7)具有连接部(13)和锁定部(14),所述的连接部(13)连接在套管(2)上,当所述的外管(6)和内管(1)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的锁定部(14)位于任一限位卡槽(8)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伸缩管,包括外管(6);伸入在所述外管(6)内可沿外管(6)内壁滑动的内管(1);固定在所述外管(6)一端部上的管套(2);设置在所述管套(2)与内管(1)之间的锁定机构,所述的锁定机构包括轴向排列在所述内管(1)的外表面上的多个限位卡槽(8)、可滑动地设置所述的管套(2)上的推钮(5)、锁块(7),所述的推钮(5)与管套(2)之间设置有压簧(4),所述的推钮(5)具有解锁柱(11)以及与解锁柱(11)相邻的解锁腔(12),所述的外管(6)和内管(1)具有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当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的解锁柱(11)将锁块(7)压在任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玉明
申请(专利权)人:金玉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