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太阳能用防眩板,尤其是涉及一种太阳能防眩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太阳能作为绿色环保的清洁能源是缓解当前世界面临的能源与环境危机的重要资源开源手段,是可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主要清洁能源之一。随之各国科学家对太阳能电池器件的进一步研究,近些年来太阳能电池器件的光电转化效率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当前民用领域中的太阳能电池器件的光电转化效率普遍已经提升到了20-25%,甚至于个别试验室测试光电转化效率达到了28%以上。随着太阳能电池技术的发展,太阳能电池器件作为高效利用太阳能发电的重要发电设备,近些年已经大规模普及推广,生活中各方各面都可以看到它的踪影。
2、太阳能电池器件主要是由太阳能电池前板、密封层、太阳能电池芯片、密封层和太阳能电池背板、铝合金封装框架等组成。太阳能电池器件的组装生产方法如下:太阳能电池背板上下表面复合上封装材料后分别贴复上密封层,然后将太阳能电池前板、太阳能电池背板分别热压固定于太阳能电池背板上下表面,固化封装后安装于铝合金封装框架即可制得太阳电池器件。其中,太阳能电池前板因透光率的要求通常是采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防眩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基板(10),所述玻璃基板(10)表面采用防眩光镀层加工装置(1)通过激光烧结一体成型有防眩光镀层(100),所述防眩光镀层(100)将玻璃基板(10)和防眩光镀层(100)形成的成品太阳能防眩板的反射率降低至0.50-2.0%,且成品太阳能防眩板的透光率可达88-92%;所述防眩光镀层(100)主要是由纳米无机粒子组成;所述纳米无机粒子的平均粒径为20-300nm;所述纳米无机粒子包括无机纳米粒子主体和固定连接于无机纳米粒子主体表面的低熔点玻璃粉,所述无机纳米粒子主体的平均粒径为50-300nm,低熔点玻璃粉的平均粒径为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防眩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基板(10),所述玻璃基板(10)表面采用防眩光镀层加工装置(1)通过激光烧结一体成型有防眩光镀层(100),所述防眩光镀层(100)将玻璃基板(10)和防眩光镀层(100)形成的成品太阳能防眩板的反射率降低至0.50-2.0%,且成品太阳能防眩板的透光率可达88-92%;所述防眩光镀层(100)主要是由纳米无机粒子组成;所述纳米无机粒子的平均粒径为20-300nm;所述纳米无机粒子包括无机纳米粒子主体和固定连接于无机纳米粒子主体表面的低熔点玻璃粉,所述无机纳米粒子主体的平均粒径为50-300nm,低熔点玻璃粉的平均粒径为10-50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防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纳米粒子主体的平均粒径是所述低熔点玻璃粉平均粒径的5-20倍;所述无机纳米粒子主体为纳米二氧化硅、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氮氧化钛、纳米氮化硅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低熔点玻璃粉为d40低熔点玻璃粉、d45低熔点玻璃粉、d50低熔点玻璃粉、d58低熔点玻璃粉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防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纳米粒子主体为单原子掺杂改性无机纳米粒子;所述单原子掺杂改性无机纳米粒子包括无机纳米粒子载体和负载于无机纳米粒子载体表面的过镀金属元素;所述无机纳米粒子载体为纳米二氧化硅、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氮化硅、表面负载低熔点玻璃粉的纳米二氧化硅、表面负载低熔点玻璃粉的纳米二氧化钛、表面负载低熔点玻璃粉的纳米氮化硅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过镀金属元素为fe、zn、cu、ag、mn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过镀金属元素与无机纳米粒子载体的质量比为1:(50-2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太阳能防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过镀金属元素与所述无机纳米粒子载体的质量比为1:(50-100);所述过镀金属元素是由fe、mn、ag以质量比(60-80):(10-20):(1-5)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太阳能防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无机粒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防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光镀层加工装置(1)包括加工装置主体(2)、玻璃夹持组件(3)、激光烧结组件(4)、纳米无机粒子混合气输入组件(5),所述加工装置主体(2)内部形成有用于防眩光镀层(100)烧结加工的操作腔室(21);所述玻璃夹持组件(3)设置于加工装置主体(2)内部且位于操作腔室(21)的内底部中心处;所述激光烧结组件(4)设置于加工装置主体(2)的顶部,用于激光扫描烧结沉积于玻璃夹持组件(3)上夹持的玻璃表面沉积的纳米无机粒子在玻璃基板(10)表面激光烧结一体成型防眩光镀层(100);所述纳米无机粒子混合气输入组件(5)包括连通于加工装置主体(2)的操作腔室(21)的氮气输入管(51)、置换气输出管(52),纳米无机粒子混合气输入管(53),脉冲混合气输入管组(54),所述脉冲混合气输入管组(54)用于对操作腔室(21)中的纳米无机粒子混合气进行二次混合调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太阳能防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夹持组件(3)包括支撑框架(31),所述支撑框架(31)内底部固定连接有可上下起降玻璃基板(10)的玻璃支撑平台(32);所述支撑框架(31)上表面开设有供玻璃支撑平台(32)上下移动的玻璃装换开口(311);所述支撑框架(31)内顶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泽棉,麦耀华,李嘉敏,高彦艳,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北环智能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