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层级式抗震电力电容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51817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层级式抗震电力电容器装置,涉及电容器技术领域,包括外壳、电容本体、U型托架、充液气囊组件、横梁组件,U型托架的底板与外壳的内底部固定连接,U型托架的侧板与外壳的侧面平行,且间隔有可活动空间,电容本体位于U型托架的内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外壳与电容本体之间设置U型托架、充液气囊组件以及横梁组件组成的多方向抗震结构,能够有效的减缓震动从外壳至电容本体之间的传递,对电容本体结构进行改进,使“鼓包”位置与抗震结构位置无法接触,保证电容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容器,具体为一种层级式抗震电力电容器装置


技术介绍

1、电力电容器是用于电力系统和电工设备的电容器,其中包括并联电容器、串联电容器、耦合电容器、断路器电容器等。在电容器内部,两个电极分别连接到被电介质隔开的两块金属板上,电介质能防止这两个金属极相互接触,在冲击或者震动的影响下,两块板会产生摆动或者形变,而且电介质也有可能发生滑移,造成电容器的故障,实际在使用的时候,要求电力电容器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

2、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电容器内部电场的存在和电流的流动,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单个的电容器热量虽然不多,但是组合使用的电力电容器会存在局部热量难以散出的问题;而且长时间使用的电容器,会使电容器的外壳出现“鼓包”的现象,这对抗震结构具有较高的要求,例如鼓包处被抗震结构挤压,易造成电容爆炸的事故,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层级式抗震电力电容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层级式抗震电力电容器装置,解决了电力电容器需要抗震和散热的问题。>

2、为实现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层级式抗震电力电容器装置,包括外壳、电容本体,所述电容本体设置于外壳的内部,且外壳内部设置有冷却液,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层级式抗震电力电容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U型框架(2),所述U型框架(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平行分布的侧板体(3),所述侧板体(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散热翅片(4),所述U型框架(2)的顶部与两个侧板体(3)的顶部构成一个矩形口,所述矩形口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环形顶盖(5),所述接线板(24)与环形顶盖(5)固定连接,且接线板(24)与环形顶盖(5)的接缝处设置有密封件(25),所述环形顶盖(5)上安装有呼吸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层级式抗震电力电容器装置,包括外壳、电容本体,所述电容本体设置于外壳的内部,且外壳内部设置有冷却液,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层级式抗震电力电容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u型框架(2),所述u型框架(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平行分布的侧板体(3),所述侧板体(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散热翅片(4),所述u型框架(2)的顶部与两个侧板体(3)的顶部构成一个矩形口,所述矩形口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环形顶盖(5),所述接线板(24)与环形顶盖(5)固定连接,且接线板(24)与环形顶盖(5)的接缝处设置有密封件(25),所述环形顶盖(5)上安装有呼吸组件(6),所述u型框架(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工字形支撑架(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层级式抗震电力电容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托架(7)的内底部开设有矩形定位口,所述底部充液气囊(8)固定安装在矩形定位口内侧,所述u型托架(7)的外侧开设有导口,所述连接管道(11)固定在导口的内侧,所述支撑充液气囊包括支撑板(9)、侧面充液气囊(10),所述支撑板(9)与u型托架(7)固定连接,所述侧面充液气囊(10)固定安装在支撑板(9)的上方,所述连接管道(11)的一端与底部充液气囊(8)连接,另一端与侧面充液气囊(1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层级式抗震电力电容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组件包括:电容内壳(12)内侧固定连接的筒体(20)、固定连接在筒体(20)内侧的横梁(27),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本成王黎明邹军赵建平王林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信电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