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触头组件、触头机构和隔离开关。
技术介绍
1、在现有隔离开关中,其动触头组件通常由两个结构相同的触片通过铆接或焊接固定在一起,每个触片均包括中间的支撑段和两端的连接段,两个触片通过支撑段固定在一起,使两个触片同一端的两个连接段之间形成夹持间隙,当隔离开关合闸时,静触头的接触部被夹持间隙所夹紧,从而实现与动触头组件的电连接。
2、现有动触头组件存在如下缺陷:其一,两个触片之间的夹持间隙缺乏导向结构,当夹持间隙过大时,静触头会不可避免的产生晃动,从而使静触头与两个触片发生碰撞,且容易造成接触不良的后果,当夹持间隙过小时,静触头与两个触片发生摩擦,既造成了触片与静触头的磨损,又延长了合闸时间;其二,两个触片通常采用相同的结构,两个触片同时用于载流以及弹性形变,成本较高;其三,动触桥的边侧位置缺乏引弧部,使分闸时产生的电弧灼烧动触桥。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动触头组件、触头机构和隔
...
【技术保护点】
1.动触头组件,包括转轴(11)以及设置于转轴(11)的动触桥(12),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桥(12)包括弹性触片(121)和载流触片(122),所述弹性触片(121)与载流触片(122)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弹性触片(121)两端的夹持部(1211)分别与载流触片(122)两端的接触部(1221)间隔相对,每个夹持部(1211)与一个接触部(1221)弹性配合形成一个夹持间隙(120),每个夹持部(1211)面向接触部(1221)一侧的中部设有凸出的导向凸台(12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流触片(122)的厚度大于弹性
...【技术特征摘要】
1.动触头组件,包括转轴(11)以及设置于转轴(11)的动触桥(12),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桥(12)包括弹性触片(121)和载流触片(122),所述弹性触片(121)与载流触片(122)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弹性触片(121)两端的夹持部(1211)分别与载流触片(122)两端的接触部(1221)间隔相对,每个夹持部(1211)与一个接触部(1221)弹性配合形成一个夹持间隙(120),每个夹持部(1211)面向接触部(1221)一侧的中部设有凸出的导向凸台(12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流触片(122)的厚度大于弹性触片(121)的厚度,两个夹持部(1211)之间的连接线长度与两个接触部(1221)之间的连接线长度相等,弹性触片(121)发生弹性形变为夹持间隙(120)提供触头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流触片(122)与弹性触片(121)的厚度相同,且载流触片(122)的载流能力大于弹性触片(1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凸台(1214)与夹持部(1211)之间采用弧形面过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夹持部(1211)的相对两侧边缘分别为弧形卷边(1215),所述弧形卷边(1215)向背离载流触片(122)的方向弯曲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接触部(1221)至少有一侧边缘设有引弧部(1222),且两个接触部(1221)的引弧部(1222)关于载流触片(122)的旋转中心形成旋转对称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触片(121)与载流触片(122)的中部设置有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插接配合的定位柱(1224)和定位槽(121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哲,龚锐,汤柯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正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