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集流体的方法及集流体技术

技术编号:4151515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制备集流体的方法及集流体。方法包括:(1)在防粘载膜上成型第一导电层;(2)在所述第一导电层远离所述防粘载膜的一面成型绝缘基底层;(3)在所述绝缘基底层远离所述第一导电层的一面成型第二导电层,之后在所述第二导电层远离所述绝缘基底层的一面沉积第一金属层;(4)将所述防粘载膜与所述第一导电层进行分离,之后在所述第一导电层远离所述绝缘基底层的一面沉积第二金属层,得到集流体;其中,成型绝缘基底层的方法包括:铺设高温熔融聚合物、铺设化学溶剂溶融聚合物或铺设化学溶剂溶胀聚合物至所述第一导电层上,并逐步固化。所制得的集流体的导电层与绝缘基底层之间的剥离强度高,轻量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电池,具体涉及一种制备集流体的方法及集流体


技术介绍

1、集流体作为锂离子电池中的重要部件,具有将电极活性物质产生的电流汇集起来以形成较大的电流对外输出的功能。为提升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通常采用在聚合物的两侧表面复合金属层,形成复合集流体,复合集流体一般包括塑料薄膜及设置于塑料薄膜两个表面上的金属层。相较于金属箔集流体,这种复合集流体能够提升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且使集流体向轻薄化方向发展。

2、目前,复合集流体制备工艺复杂。常规的制备方法为在塑料基材的两侧磁控溅射种子层,后电镀金属层,塑料基材需要具备预定的厚度,基材厚度大,且成本非常高。也有企业尝试采用涂覆导电层的方式替代磁控溅射种子层的步骤,如cn116564612a公开了一种用作集流体的导电膜的制备方法,需要在基材层相对的两面中的第一面所在侧先贴设第一离型载膜,之后在另一面上成型第一导电层,再将第二离型载膜贴设于第一导电层远离所述基材层的一面,去除所述第一离型载膜,最后在基材层的第一面成型第二导电层。在该方法中,基材层在开卷、传送以及贴设离型载膜的过程中容易发生收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备集流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成型所述第一导电层的方法包括:在所述防粘载膜的表面上涂覆含有一维纳米导电材料的第一浆料,经固化后,形成所述第一导电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涂覆采用的方法为刮涂、棒涂或狭缝涂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浆料、第二浆料中含有的一维纳米导电材料选自纳米银线、纳米铜线、纳米银包铜线、纳米金线、纳米镍线、纳米硅线和纳米碳线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一维纳米导电材料的线径为0.01-2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集流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成型所述第一导电层的方法包括:在所述防粘载膜的表面上涂覆含有一维纳米导电材料的第一浆料,经固化后,形成所述第一导电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涂覆采用的方法为刮涂、棒涂或狭缝涂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浆料、第二浆料中含有的一维纳米导电材料选自纳米银线、纳米铜线、纳米银包铜线、纳米金线、纳米镍线、纳米硅线和纳米碳线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一维纳米导电材料的线径为0.01-2μm,优选为0.01-0.1μm;线长为10-200μm,优选为10-100μm。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浆料、第二浆料中还含有溶剂、表面活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楷贡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安腾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