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1400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51
公开的二次电池包含正极和负极,该负极包含负极活性物质。负极活性物质包含碳材料和含硅材料。含硅材料包含第1含硅材料和第2含硅材料。第1含硅材料的平均粒径及第2含硅材料的平均粒径分别小于碳材料的平均粒径。碳材料的平均圆形度Zc、第1含硅材料的平均圆形度Zs1及第2含硅材料的平均圆形度Zs2满足Zs1<Zc及Zs1<Zs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公开涉及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1、已知硅(si)、硅氧化物等含硅材料与石墨等碳材料相比每单位体积能够吸储更多的锂离子。因此,提出了在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使用含硅材料。

2、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10969号公报)公开了“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其特征在于,在包含si或si合金、碳质物或碳质物和石墨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中,该负极活性物质的平均粒径(d50)为1~40μm,且是平均圆形度为0.7~1.0的大致球状的复合颗粒。”。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1096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2、目前,对于二次电池要求充放电循环特性的进一步提高。在这样的状况下,本公开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充放电循环中的容量维持率高的二次电池。

3、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4、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涉及二次电池。该二次电池包含正极和负极,前述负极包含负极活性物质,前述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次电池,其包含正极和负极,所述负极包含负极活性物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平均圆形度Zc为0.7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平均圆形度Zs1为0.6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碳材料的平均粒径处于10~30μm的范围,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平均圆形度Zs1与所述平均圆形度Zs2之比Zs1/Zs2处于0.4~0.9的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平均圆形度Zs1与所...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二次电池,其包含正极和负极,所述负极包含负极活性物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平均圆形度zc为0.7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平均圆形度zs1为0.6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碳材料的平均粒径处于10~30μm的范围,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平均圆形度zs1与所述平均圆形度zs2之比zs1/zs2处于0.4~0.9的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平均圆形度zs1与所述平均圆形度zc之比zs1/zc处于0.4~0.9的范围。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碳材料包含选自由石墨、软碳及硬碳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含硅材料是包含离子传导相与分散于所述离子传导相内的硅相的复合颗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离子传导相是选自由硅酸盐相、碳相和氧化硅相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阳祐冈崎敬太奥野幸穗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