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张弛振荡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12176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张弛振荡器电路,包括无源器件网络电路、比较器电路和输出控制电路,无源器件网络电路包括两个电流源、开关网络电路和无源器件电路,所述无源器件网络电路分别为所述比较器电路提供两路偏置电压,所述比较器电路用于将两路偏置电压的电压差转换为直流电压信号,所述输出控制电路用于将直流电压信号转换为方波信号并生成反馈控制信号,所述开关网络电路能够根据反馈控制信号交替将两个与所述无源器件网络连通,从而控制两路偏置电压。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降低了电路失配对振荡频率精度的影响,无需复杂处理即可直接输出高精度、低失调影响的方波信号,从而为各类系统提供稳定且可靠的频率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模拟集成电路,尤其涉及一种张弛振荡器电路


技术介绍

1、张弛振荡器在各种系统中都极其重要,通常用于产生固定的频率来作为系统的核心频率生成元件。采用cmos工艺实现的张弛振荡器一直被不断地进行精度上的优化。

2、传统的张弛振荡器电路如图1所示,电路通过电阻和电容时间常数网络以实现周期性的电压切换。在这个过程中,比较器监测并控制电容上电压与电阻上电压之间的关系,进而驱动电容反复充放电,从而得到稳定的输出频率。但是该电路结构有缺点,该电路由反相器直接输出的不是方波信号。若是实现方波信号,要求后续电路额外引入整形电路以生成标准的方波输出。此外,比较器自身的失调电压会导致振荡频率出现不可忽视的偏差,这种不稳定性严重制约了张弛振荡器的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张弛振荡器电路,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比较器自身的失调电压会导致振荡频率出现偏差,影响振荡器精度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张弛振荡器电路,包括:无源器件网络电路、比较器电路和输出控制电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张弛振荡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无源器件网络电路(11)、比较器电路(12)和输出控制电路(13),所述无源器件网络电路(11)包括:第一电流源I1、第二电流源I2、开关网络电路和无源器件电路,所述比较器电路(12)的输出端与所述输出控制电路(1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流源I1、第二电流源I2分别与所述比较器电路(12)的输入端以及开关网络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网络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无源器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输出控制电路(13)与所述开关网络电路的控制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弛振荡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网络电路包括:第一MOS管M1、第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张弛振荡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无源器件网络电路(11)、比较器电路(12)和输出控制电路(13),所述无源器件网络电路(11)包括:第一电流源i1、第二电流源i2、开关网络电路和无源器件电路,所述比较器电路(12)的输出端与所述输出控制电路(1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流源i1、第二电流源i2分别与所述比较器电路(12)的输入端以及开关网络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网络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无源器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输出控制电路(13)与所述开关网络电路的控制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弛振荡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网络电路包括:第一mos管m1、第二mos管m2、第三mos管m3、第四mos管m4、第五mos管m5和第六mos管m6,所述第一mos管m1的漏级连接第一电流源i1,所述第一mos管m1的源极连接第五mos管m5的漏级,所述第一mos管m1的栅极分别连接第二mos管m2的栅极、第三mos管m3的栅极和输出控制电路(13),所述第二mos管m2的源极连接公共地,所述第二mos管m2的漏级连接第六mos管m6的源极,所述第三mos管m3的漏极连接第二电流源i2,所述第四mos管m4的漏级连接第一电流源i1,所述第四mos管m4的上级连接第六mos管m6的栅极、第五mos管m5的栅极和输出控制电路(13),所述第六mos管m6的漏级连接第二电流源i2,所述第五mos管m5的源极连接公共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张弛振荡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源器件电路包括第一电容c1、电阻r和第二电容c2,所述第一电容c1的一端连接第二mos管m2的漏级,所述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公共地,所述电阻r的一端连接第三mos管m3的源极和第四mos管m4的源极,所述电阻r的另一端连接公共地,所述第二电容c2的一端连接第五mos管m5的漏级,所述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公共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弛振荡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器电路(12)包括第七mos管m7、第八mos管m8、第九mos管m9、第十mos管m10和第三电流源i3,所述第七mos管m7的源极连接工作电压,所述第七mos管m7栅极连接第七mos管m7的漏级以及第八mos管m8的栅极,所述第九mos管m9的漏级连接第七mos管m7的漏级,所述第九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本涛潘文光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中科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