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双头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09518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48
一种电动双头车,包括车主体结构、控制系统,所述车主体结构包括车架、前驾驶室、后驾驶室、车顶、前车轮结构、后车轮结构、座位;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双向独立转向系统、双向独立驻车系统、双向独立刹车系统。设置具有前驾驶室、后驾驶室的双车头结构,以及设置具有双向独立转向系统、双向独立驻车系统、双向独立刹车系统的控制系统,从而来实现其双向独立驾驶,从而便于随时在矿井、隧道、窄巷等地形狭小的特殊路况下掉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双头车


技术介绍

1、当汽车行驶在矿井、隧道、窄巷等特殊场所时候,由于地形狭小,导致汽车无法随时转弯掉头,需要到达指定位置之后,才能进行掉头,使得操作较为不便。为此,需要设计一种前后都可以驾驶的车辆,从而克服地形狭小无法转弯调头的特殊路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双头车,解决了电车一些地形狭小等特殊路况下存在的掉头等问题。

2、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双头车,包括车主体结构、控制系统,所述车主体结构包括车架、前驾驶室、后驾驶室、车顶、前车轮结构、后车轮结构、座位,所述前驾驶室、后驾驶室并列相对设置在车架两端且通过车顶连接,所述前车轮结构、后车轮结构并列设置在车架下方,所述座位并列设置在车架上位于前驾驶室、后驾驶室之间;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双向独立转向系统、双向独立驻车系统、双向独立刹车系统。设置具有前驾驶室、后驾驶室的双车头结构,以及设置具有双向独立转向系统、双向独立驻车系统、双向独立刹车系统的控制系统,从而来实现其双向独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双头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主体结构(1)、控制系统(2),所述车主体结构(1)包括车架(11)、前驾驶室(12)、后驾驶室(13)、车顶(14)、前车轮结构(15)、后车轮结构(16)、座位(17),所述前驾驶室(12)、后驾驶室(13)并列相对设置在车架(11)两端且通过车顶(14)连接,所述前车轮结构(15)、后车轮结构(16)并列设置在车架(11)下方,所述座位(17)并列设置在车架(11)上位于前驾驶室(12)、后驾驶室(13)之间;所述控制系统(2)包括双向独立转向系统(21)、双向独立驻车系统(22)、双向独立刹车系统(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双头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主体结构(1)、控制系统(2),所述车主体结构(1)包括车架(11)、前驾驶室(12)、后驾驶室(13)、车顶(14)、前车轮结构(15)、后车轮结构(16)、座位(17),所述前驾驶室(12)、后驾驶室(13)并列相对设置在车架(11)两端且通过车顶(14)连接,所述前车轮结构(15)、后车轮结构(16)并列设置在车架(11)下方,所述座位(17)并列设置在车架(11)上位于前驾驶室(12)、后驾驶室(13)之间;所述控制系统(2)包括双向独立转向系统(21)、双向独立驻车系统(22)、双向独立刹车系统(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双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独立转向系统(21)包括前驾驶室机械方向机总成(211)、转向助力结构(212)、转向传动拉杆(213)、方向机摇臂(214)、后驾驶室机械方向机总成(215),所述前驾驶室机械方向机总成(211)通过转向助力结构(212)与转向传动拉杆(213)一端连接,所述后驾驶室机械方向机总成(215)通过方向机摇臂(214)与转向传动拉杆(213)另一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双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助力结构(212)包括直拉杆(2121)、中央摇臂(2122)、第一下摆臂(2123)、第一转向节(2124)、第一横拉杆(2125)、第二下摆臂(2126)、第二转向节(2127)、第二横拉杆(2128)、中间转轴(2129),所述直拉杆(2121)一端和前驾驶室机械方向机总成(211)连接,另一端和中央摇臂(2122)一端通过转轴连接,所述第一下摆臂(2123)一端通过第一转向节(2124)与第一横拉杆(2125)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下摆臂(2126)一端通过第二转向节(2127)与第二横拉杆(2128)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横拉杆(2125)另一端、第二横拉杆(2128)另一端与中央摇臂(2122)远离直拉杆(212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中间转轴(2129)设置在中央摇臂(2122)中段并与转向传动拉杆(213)端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双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独立驻车系统(22)包括前驾驶室手刹总成(221)、前驾驶室驻车制动拉索(222)、制动结构(223)、后驾驶室驻车制动拉索(224)、后驾驶室手刹总成(225),所述前驾驶室驻车制动拉索(222)一端和前驾驶室手刹总成(221)连接,另一端和制动结构(223)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国
申请(专利权)人:朗格车辆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