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循环扇,具体为一种自适应空气循环扇。
技术介绍
1、随着经济的发展,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如何改善空气质量成为许多人的问题。在天气炎热时,通常会使用风扇、空气循环扇以及空调等装置来实现降温的目的。其中,空气循环扇的主要结构包括驱动电机、涡轮风扇、导流格栅和圆筒外壳。与普通风扇不同的是,空气循环扇可以使风沿着一定的方向呈螺旋形吹出,随着扇叶搅动,最终可形成螺旋形的柱状风。空气循环扇吹出来的风距离较远,且具有较好的定向性。现有的空气循环扇能够在封闭环境内驱动室内空气进行全方位的循环来活化空气;空气循环扇还能加速与室外空气交换而降低室内气温。现有技术中的空气循环扇工作原理为:风机工作高速运转驱动有螺旋角度的风叶,将室内空气吸到机器内部,然后将风机吸进来的高速气流汇聚成一个高强度的风束,并从风扇壳体的出风口处吹出,因其风束的风量集中在一束,其风速大且吹得远,从而带动室内空气进行全方位的循环,活化空气,并通过风的流动来降低室内温度。
2、但是传统的循环扇由于其对于风力大小和风力方向的过度追求,使得循环扇吹出的风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适应空气循环扇,包括防护罩(1),所述防护罩(1)与裹风腔(3)竖向安置,底部的防护罩(1)端面与支撑组件(2)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1)内腔设置有裹风腔(3),所述裹风腔(3)中心设置有通风内腔,所述裹风腔(3)外表面的圆周方向上等距分布有分流板(5),所述分流板(5)之间的裹风腔(3)壁面上设置有出风槽口(301),所述出风槽口(301)处通过分流杆(6)设置有控流布(7),所述裹风腔(3)左右两端分别通入两种温度不同的气流,两种气流通过通风内腔后于裹风腔(3)中心处对冲,气流对冲后,从所述出风槽口(301)排出,所述裹风腔(3)的端面与连接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空气循环扇,包括防护罩(1),所述防护罩(1)与裹风腔(3)竖向安置,底部的防护罩(1)端面与支撑组件(2)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1)内腔设置有裹风腔(3),所述裹风腔(3)中心设置有通风内腔,所述裹风腔(3)外表面的圆周方向上等距分布有分流板(5),所述分流板(5)之间的裹风腔(3)壁面上设置有出风槽口(301),所述出风槽口(301)处通过分流杆(6)设置有控流布(7),所述裹风腔(3)左右两端分别通入两种温度不同的气流,两种气流通过通风内腔后于裹风腔(3)中心处对冲,气流对冲后,从所述出风槽口(301)排出,所述裹风腔(3)的端面与连接件(8)相连,所述连接件(8)与冷气供应装置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空气循环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裹风腔(3)数量两个,两个裹风腔(3)之间通过磁力环(4)相连,所述裹风腔(3)为圆柱型,左右对称设置在所述防护罩(1)内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空气循环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气供应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件(8)外端面的冰袋安放槽(804),位于防护罩(1)顶部的冰袋安放槽(804)内设置有冰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空气循环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2)包括支撑底座(201),所述支撑底座(201)上设置有升降杆(202),所述升降杆(202)上端面设置有连接板(203),所述连接板(203)上设置有连接柱(204),所述连接柱(204)与所述防护罩(1)下端面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瑞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瑞能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